海外网首页移动客户端评论资讯财经华人台湾香港历史社区视频云南新加坡滚动

海外网海外网>>评论>>海外舆论>> 正文

独家:一战促使世界殖民体系走向崩溃边缘【7】

2014-08-21 08:33:36|来源:参考消息网|字号:

  国联面对侵略无所作为

  国际联盟是巴黎和会的产物,成立于1920年1月。原定美、英、法、意、日五国为行政院常任理事国,由于美国突然决定不加入国联,因此初期只有四个常任理事国。国联宗旨为“促进国际合作,保证国际和平与安全”。但实际上,面对30年代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的一系列侵略行径,国联几乎完全无所作为,直至名存实亡。更具讽刺意味的是,发动二战的德、意、日曾经都是国联行政院常任理事国。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三省。这不仅是对中国领土和主权的严重侵犯,也是对华盛顿体系的直接挑战。华盛顿会议签订的《九国公约》,明文规定“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1932年国联《李顿报告书》虽承认日本军事占领东北三省的事实,承认中国对东北三省的领土主权,但又为日本开脱罪责,竭力渲染日本在东北三省的特殊地位,主张对东北三省实行日本享有特殊地位的国际共管。1933年2月国联特别大会通过《关于中日争议报告书》,依然没有认定日本是侵略国,更没有提及任何制裁措施,但要求日本把军队撤到“铁路区域”之内,定出撤军的方法、步骤、期限。日本大为不满,宣布退出国联,国联决定被束之高阁,根本无法执行。

  1926年9月德国加入国联,并成为常任理事国。1933年10月纳粹德国以国联未能满足其军备平等的要求为由,退出国联。其后,德国不断突破《凡尔赛和约》的限制,扩军备战和对外侵略步伐明显加快。1935年3月德国宣布重新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1938年3月吞并奥地利,1939年3月占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

  面对德国的毁约和侵略行径,国联完全噤若寒蝉。以英国为首的大多数国联会员国的态度是,在最后既不破坏国联的机关也不破坏集体安全的理想的情况下,使自己完全不承担涉及实际抵抗侵略者的盟约的义务。1937年5月埃及加入国联之后,再无国家申请加入,相反退者如潮。到1939年夏季,因为不相信国联有防止大国侵略的能力,来自拉丁美洲的20个会员国有一半退出了国联。这表明,国联即将寿终正寝。

  英法敌视苏联自食恶果

  19l7年苏维埃俄国一建立,列宁就提出了战后国际秩序的构想,即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和平共处。但美、英、法等对苏俄采取敌视、武装干涉和排斥的政策,致使列宁的构想受到冷落,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苏俄无法通过集体安全的形式遏制法西斯侵略战争的发生。

  苏俄建立之初,协约国就对苏俄进行了大规模武装干涉。1918年夏季,美、英、法、日等国家及其支援的俄国白军从四面八方进攻苏俄,强占了苏俄四分之三的领土。在巴黎和会上,协约国专门研究了“俄罗斯问题”。美国总统威尔逊疾呼:“世界着火了,我们是在跟布尔什维主义赛跑。”英国陆军大臣兼空军大臣丘吉尔强调:“俄罗斯问题”是整个形势的关键,不处理好这个问题,“既不会有和平,也不会有胜利”,叫嚣“要把苏维埃政权掐死在摇篮里”。苏俄经过艰苦卓绝的战争,到1922年10月,终于彻底击败了帝国主义国家的武装干涉。

  苏俄反武装干涉的胜利,迫使资本主义国家不得不调整对苏俄的政策,被迫进行对话和接触,并建立外交关系,但它们敌视、提防和排斥苏俄的根本政策没有改变。英国政府推行绥靖政策,就明显包藏以邻为壑、嫁祸于人、祸水东引的祸心。1936年7月29日,英国首相鲍德温对丘吉尔说:“假如一定要打仗的话,我希望看到布尔什维克和纳粹打起来。”连英国学者米德尔马斯也在《绥靖战略》一书中说:“英国默默地怂恿德国在欧洲东部和东南部扩张,这种迹象就表明,苏联指责英国打算使德国和俄国作战以指望出现‘持久的均势’,这是有道理的。”

  30年代初,德、意、日法西斯侵略国家成为世界人民的主要敌人。面对新的世界形势,苏联调整了外交战略方针和策略,即由反对和防止英、法、美策划新的反苏武装干涉,转变为争取联合英、法、美等非侵略国家共同反对法西斯国家的侵略。但由于各方缺乏结盟的诚意,无果而终。结果,法国在德国的侵略中遭受败降之耻,苏联最终也未能幸免,遭到德国突然袭击。如若苏、英、法捐弃前嫌,结成军事联盟,共谋和平大局,或许能够阻止或推迟希特勒铤而走险。

  历史提供宝贵的先例和警示。正是在借鉴一战后国际秩序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在彻底打败法西斯轴心国、迫使其无条件投降之后,反法西斯盟国建立了二战后国际秩序。二战后国际秩序以防止新的世界大战、维持普遍而持久的国际和平与安全为主要目标,以清算军国主义罪行、清除军国主义侵略根源为前提条件,以《大西洋宪章》《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联合国宪章》等明文规定的普遍公认的国际法为重要基石,以联合国集体安全机制内不同社会制度的大国合作、大国一致为基本保证。

  二战结束70年来,尽管世界并不太平,但世界大战得以避免,与20世纪上半叶经历两次世界大战相比,这是一个巨大的历史进步,也是世界人民最大的福祉。当前,日本政要否认侵略历史、美化侵略战争、解禁集体自卫权和企图修改和平宪法等等言行层出不穷,对战后国际秩序构成严重挑战,对亚太地区、乃至世界和平与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曾经饱受日本侵略的亚洲人民和世界人民不能不警钟长鸣,严肃对待。

(责编:宋胜男)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一战,殖民体系,国联

评论时政国际娱乐文史地方华商

热图>

最新热点>

媒体:中央巡视与专项追逃内外联动反腐

娱乐炫图>

最新排行 >

史海钩沉>

精选图片>

视频>

论坛热帖>

猜你喜欢>

最美中国名校“校花”巡礼—吉林篇(高清)

阎锡山在山西的最后时光(组图)

评论|资讯|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新加坡|云南|吉林|红色|南粤|中原|书画|丝路|鲁东|创新|创投|成渝|赣鄱|钱江|食品|IP电视|华商|纸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