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网首页移动客户端评论资讯财经华人台湾香港历史社区视频云南新加坡滚动

海外网海外网>>评论>>博采众长>> 正文

张旭东:老舍祭日谈歌剧《骆驼祥子》 【3】

2014-08-26 08:53:00|来源:海外网|字号:

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本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满族正红旗人,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文学家、戏剧家。

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本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满族正红旗人,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文学家、戏剧家。

  全局音乐上的最高点,无疑是大合唱“北京城”(“厚厚的城墙,歪斜着影。喧嚣的城市,蚂蚁样的人”)。它以大教堂唱诗班一样的虔诚、庄严、历史感和人性,唱出了北京城“道是无情还有情”、“天若有情天亦老”的厚重和沧桑。这种最“西洋”的、源于基督教的歌咏形式,到头来证明是全剧最有“京味儿”的唱段。这对我们思考民族风格、中国传统等更一般的问题,都带来了惊喜与启示。这是整部歌剧的升华之处,也是作曲家和编剧、音乐(形式)与文学(内容)相得益彰的亲和点。它在音乐和情感升华上的完美感,让观众不能不希望歌剧就在这里终结,以至于最后一场(祥子的沉沦)显得有些画蛇添足,尾大不掉!从另一方面讲,我们也应该强调,这段以大合唱形式出现的“间奏曲”,足以证明对“京味儿”和所谓“北京文化”的再现,本身不足以(也不应该)成为当代艺术作品孜孜以求的目标,而只是符合艺术规律的自由的创作活动的副产品或审美效果。刻意为之,则会造成歌剧题材或素材方面的背景性、装饰性元素(北京城、北京人、民俗、市井生活等)同作品的形式与结构方面的游离,而后一方面其实才是这部歌剧的真正的“内容”。北京在这段大合唱里能作为一种超越性的艺术形象出现,首先是、最终也是因为它完全同艺术美的种种外观(音乐、唱词、舞台设计、道具服装等等)融合在了一起。

(责编:宋胜男)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祥子,骆驼祥子,歌剧

评论时政国际娱乐文史地方华商

热图>

最新热点>

媒体:中央巡视与专项追逃内外联动反腐

娱乐炫图>

最新排行 >

史海钩沉>

精选图片>

视频>

论坛热帖>

猜你喜欢>

最美中国名校“校花”巡礼—北京篇(高清)

阎锡山在山西的最后时光(组图)

评论|资讯|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新加坡|云南|吉林|红色|南粤|中原|书画|丝路|鲁东|创新|创投|成渝|赣鄱|钱江|食品|IP电视|华商|纸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