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0-05 09:36:27|来源:海外网|字号:
“占领华尔街”与“占领中环”有本质不同
3. 一些人将香港“占中”类比美国的“占领华尔街”运动,香港“占中”与“占领华尔街运动”有什么区别?
从表面形式看,“占领中环”跟2011年美国“占领华尔街”运动有相似之处,都是一群示威者占据了某个公共场所。但二者有本质性区别。
“占领华尔街”运动是美国底层民众对社会贫富悬殊程度不断加深的一种抗议,针对的是美国不到1%的极富阶层。所以,抗议者虽然对华尔街资本、对美国政府都有各种各样的批评,但基本诉求不是针对美国的宪法和相关法律制度。几乎所有参与占领华尔街的示威者并未对美国的基本体制提出革命性的要求。
尽管美国的占领华尔街行动没有挑战美国宪法与相关法律制度,但美国政府为了维护法律的权威,仍于2012年3月在国会通过了《H.R.347》法案(全称“联邦改善限制性建筑和区域法案”),将“进入或滞留”指定的“限制”区域定性为刑事重罪,此法案在2012年3月8日由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生效。并于近期据此对一名在马路上书写反对大银行标语的抗议者判了重刑。由此可见,在美国,在公共场合表达利益诉求可以,但必须在法律的框架之内,决不允许任何挑战美国法律的行动出现。占中行动的发起人自诩要和“国际标准”接轨,但实际做法却和台湾太阳花运动中的目无法纪类似。
2011年,香港曾出现过一次响应“占领华尔街”的“占领中环”行动,到2012年9月,剩下的极少数示威者被强制带出汇丰总行地下的广场,此次占领行动结束。
今年的这次“占中”行动并不是源自对香港某种不公平社会现象的抗议,不是呼吁社会解决现实中的某种矛盾和弊端,没有具体的利益诉求,而是针对中国的宪法、《基本法》和相关法律制度。
“占中”发起者的口号和纲领的政治色彩非常鲜明,其矛头直指中央政府在2014年6月发表的《“一国两制”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实践》白皮书和8月3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关于2017年香港普选的决定。
与美国“占领华尔街”希望解决社会问题和弊端不同,香港的“占中”行动是直接挑战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宪法和香港基本法,挑战香港的法律制度。按照中国的法律(包括香港地区的相关法律),香港特区政府绝不可能允许非法“占领中环”长期持续下去。
![]() | ![]() |
占中 CCPL 港元兑美元 香港政治 香港消防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