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0-27 08:43:59|来源:中国台湾网|字号:
有品才有牌 学者反省商学院教育
台湾《中国时报》23日发表台北商业大学校长张瑞雄的观点说,不肖商人枉顾民众食安,使用黑心油来混当食用油。最近的食品安全事件暴露出一些商人为了赚钱却不顾商业道德和消费者权益,这些商人很多是著名商学院毕业或名校EMBA毕业,让人不免怀疑台湾的商学院教育是否出了问题?
这并不是说这些商学院教得不好,而是以前的那些教育目标─成功才是唯一、赚钱为要、财务操作技巧、企业如何扩充等等,造成了资本主义的极致,也导致了2008年开始的经济崩溃,到现在都还没复原。
就看某大学的MBA课程,其中必修的管理核心课程共计36学分,在这些课程中,我们只看到一门叫做企业伦理与公司治理的课,而且才2学分,大部分在教公司如何治理。
所以商学教育要彻底改变,如果我们还是教育学生唯利是图,赚钱就是成功,未来世界金融和经济一定还是危机重重。
司马光《资治通鉴》说:“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所以商人的道德要重于赚钱的才干,现代商学教育教出来的多是才胜德之术。
其次产品要有质量,一定要品管。要先学做人,再学做商人。胡雪岩说:“经商之道,就是为人之道。”德国的经济史学家麦克斯韦伯说:“资本主义并非是贪得无餍,反而是有节制的赚钱。”
然后商人要做产品安全最好的把关者,不用仿冒品、次级品、劣质品、回收品。
最后希望所有商人都要能终身学习,继续自我进修,提升能力,才可提升品味。如果商学院都能改弦易辙,从品字做起,这才是经营企业和经济金融的根本之道。
![]() | ![]() |
哀矜勿喜,止损,未爆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