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谈“五大发展理念”之三:绿色发展

2015-11-12 06:55:02来源:海外网
字号:

【学习小组按】

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

前天(10日)和昨天(11日),学习小组(ID:xuexixiaozu)梳理了习近平总书记十八大以来,关于“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的论述。

今天,小组将继续为大家梳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绿色发展”的论述。

-------------------------------------------------

《十三五规划建议》指出,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为人民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富强、中国美丽。

习近平谈“绿色发展”

[一]绿色发展的紧迫性

1.我们在生态环境方面欠账太多了

“我们在生态环境方面欠账太多了,如果不从现在起就把这项工作紧紧抓起来,将来会付出更大的代价。”

时间:2012年12月7日至11日

事件:习近平在广东考察。

2.必须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阶段

“现在,我国发展已经到了必须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阶段。生态文明建设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绿色发展的必然要求。要立足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新的阶段性特征,以建设美丽中国为目标,以解决生态环境领域突出问题为导向,明确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基本理念、重要原则、总体目标,提出改革任务和举措,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时间:2015年7月1日

事件: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二]绿色发展的重要意义

1.生态文明建设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深入,生态文明建设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使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更加明确,有利于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时间:2012年11月17日

事件: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发表讲话《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2.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

“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要清醒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清醒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和责任,真正下决心把环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态环境建设好,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

时间:2013年5月24日

事件: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行第六次集体学习,习近平主持学习。

[三]绿色发展的实现途径

1.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要深刻理解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大意义,深入领会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原则和主要着力点,自觉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时间:2012年11月16日

事件:习近平讲话《认真学习党章严格遵守党章》。

2.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让城市融入大自然

“当前,中国正处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时期,致力于促进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我们更加注重生态文明建设,科学规划城镇发展,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让城市融入大自然。”

时间:2014年8月18日

事件:习近平在南京会见摩纳哥亲王阿尔贝二世。

3.越发展和生态环境协同共进

“要大力保护生态环境,实现跨越发展和生态环境协同共进。”

时间:2014年11月1日至2日

事件:习近平在福建调研。

4.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强化综合治理措施,落实目标责任,推进清洁生产,扩大绿色植被,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生态环境更美好。”

时间:2015年7月16日至18日

事件:习近平在吉林就振兴东北等地区老工业基地、谋划好“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进行调研考察。

5.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

“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整体谋划国土空间开发,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要坚定不移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严格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的主体功能定位,划定并严守生态红线,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推进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保障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提高生态服务功能。要牢固树立生态红线的观念。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就是要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应该受到惩罚。”

“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要大力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良好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人民群众对环境问题高度关注。环境保护和治理要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着力推进重点流域和区域水污染防治,着力推进重点行业和重点区域大气污染治理。”

时间:2013年5月24日

事件: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行第六次集体学习,习近平主持学习。

6.坚持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我们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扎实推进资源节约,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新的贡献。”

“要打破旧的思维定式和条条框框,坚持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时间:2013年10月7日

事件:《深化改革开放共创美好亚太》——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演讲。

7.开发和保护并重、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并举

“要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着力推动海洋开发方式向循环利用型转变。要下决心采取措施,全力遏制海洋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趋势,让我国海洋生态环境有一个明显改观,让人民群众吃上绿色、安全、放心的海产品,享受到碧海蓝天、洁净沙滩。要把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海洋开发总布局之中,坚持开发和保护并重、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并举,科学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维护海洋自然再生产能力。要从源头上有效控制陆源污染物入海排放,加快建立海洋生态补偿和生态损害赔偿制度,开展海洋修复工程,推进海洋自然保护区建设。”

时间:2013年7月30日

事件: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建设海洋强国研究进行第八次集体学习,习近平主持学习。

8.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

“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时间:2013年11月9日至12日

事件:习近平在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就《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讨论稿)》向全会作说明。

9.坚持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治标治本多管齐下

“要坚持不懈推进节能减排和保护生态环境,既要有立竿见影的措施,更要有可持续的制度安排,坚持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治标治本多管齐下,朝着蓝天净水的目标不断前进。”

“从资源环境约束看,过去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空间相对较大,现在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必须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

时间:2014年12月9日至11日

事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举行,习近平作重要讲话。

10.保障水安全,关键要转变治水思路

保障水安全,关键要转变治水思路,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方针治水,统筹做好水灾害防治、水资源节约、水生态保护修复、水环境治理。

11.保障能源安全,要明确责任、狠抓落实、抓出成效

保障能源安全,要明确责任、狠抓落实、抓出成效,密切跟踪当前国际能源市场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趋利避害,加快完善石油战略储备制度,推进能源价格、石油天然气体制等改革,大力发展非常规能源。”

时间:2015年2月10日

事件: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九次会议。

12.要正确处理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要正确处理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在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改革方面先行先试,把提出的行动计划扎扎实实落实到行动上,实现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同推进。”

时间:2015年6月16至18日

事件:习近平在贵州调研。

13.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要搭好基础性框架

“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要搭好基础性框架,构建产权清晰、多元参与、激励约束并重、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要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以空间规划为基础、以用途管制为主要手段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以空间治理和空间结构优化为主要内容,全国统一、相互衔接、分级管理的空间规划体系;覆盖全面、科学规范、管理严格的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制度;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自然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以改善环境质量为导向,监管统一、执法严明、多方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更多运用经济杠杆进行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的市场体系;充分反映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的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

时间:2015年9月11日

事件: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

14.加快制度创新,强化政策行动

“中国正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绿色低碳、气候适应型和可持续发展,加快制度创新,强化政策行动。中国到203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0%—65%,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45亿立方米左右。中国将推动绿色电力调度,优先调用可再生能源发电和高能效、低排放的化石能源发电资源。中国还计划于2017年启动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将覆盖钢铁、电力、化工、建材、造纸和有色金属等重点工业行业。中国承诺将推动低碳建筑和低碳交通,到2020年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占比达到50%,大中城市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比例达到 30%。中国将于2016年制定完成下一阶段载重汽车整车燃油效率标准,并于2019年实施。中国将继续支持并加快削减氢氟碳化物行动,包括到2020年有效控制三氟甲烷(HFC—23)排放。”

时间:2015年9月25日

事件:中美两国元首重申在2014年11月12日发表的《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

15.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要着力扩大环境容量生态空间,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合作,在已经启动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的基础上,完善防护林建设、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治理、清洁能源使用等领域合作机制。”

时间:2014年2月26日

事件:习近平主持召开座谈会,专题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

16.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

“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用途管制和生态修复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如果种树的只管种树、治水的只管治水、护田的单纯护田,很容易顾此失彼,最终造成生态的系统性破坏。由一个部门负责领土范围内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职责,对山水林田湖进行统一保护、统一修复是十分必要的。”

时间:2013年11月16日

事件: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

17.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

“经济要发展,但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生态环境保护是一个长期任务,要久久为功。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让“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的自然美景永驻人间。”

“要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在生态环境保护上一定要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不能因小失大、顾此失彼、寅吃卯粮、急功近利。”

时间:2015年1月19日至21日

事件:习近平在云南考察工作。

18.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

“要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扎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质量的增长点,成为展现我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

时间:2015年5月27日

事件:习近平在浙江召开华东7省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听取对“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19.努力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中国

“我们将继续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着力解决雾霾等一系列问题,努力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中国。”

时间:2014年6月4日

事件:《让工程科技造福人类、创造未来》——习近平在2014年国际工程科技大会上的主旨演讲。

20.落实生态补偿机制

“把生态保护放在重要位置,继续在民族地区实施重大生态保护工程,中央和地方都要加大投入,落实好生态补偿机制。”

时间:2014年9月28日至29日

事件: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习近平作重要讲话。

21.要把中华水塔守好

“西藏要保护生态,要把中华水塔守好,不能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生态出问题得不偿失。”

时间:2015年1月12日

事件:习近平参加中央党校第一期县委书记研修班座谈会。

22.在发展中要坚决守住生态红线

“推动陕甘宁革命老区发展,必须结合自然条件和资源分布,科学谋划、合理规划,在发展中要坚决守住生态红线,让天高云淡、草木成荫、牛羊成群始终成为黄土高原的特色风景。”

时间:2015年2月13日

事件:习近平在延安干部学院主持召开陕甘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会。

23.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不能手软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不能手软,不能下不为例。”

时间:2015年3月6日

事件:习近平参加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江西代表团审议。

24.加大对青藏高原空气污染源、土地荒漠化的控制和治理

“要坚持生态保护第一,采取综合举措,加大对青藏高原空气污染源、土地荒漠化的控制和治理,加大草地、湿地、天然林保护力度。”

“严格生态安全底线、红线和高压线,完善生态综合补偿机制,切实保护好雪域高原,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时间:2015年8月26日

事件:习近平出席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25.国际携手同行,人民自觉行动

“我们要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人类可以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但归根结底是自然的一部分,必须呵护自然,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我们要解决好工业文明带来的矛盾,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实现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关乎人类未来。国际社会应该携手同行,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坚持走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发展之路。在这方面,中国责无旁贷,将继续作出自己的贡献。同时,我们敦促发达国家承担历史性责任,兑现减排承诺,并帮助发展中国家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

时间:2015年9月28日

事件:《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 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的讲话。

26.植树造林是实现天蓝、地绿、水净的重要途径

“植树造林是实现天蓝、地绿、水净的重要途径,是最普惠的民生工程。要坚持全国动员、全民动手植树造林,努力把建设美丽中国化为人民自觉行动。”

时间:2015年4月3日

事件:习近平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

(本文为微信公号“学习小组”独家授权海外网发表,如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海外网-学习小组专栏”)

>>>点击进入“学习小组”海外网专栏


【海外网评·五中全会系列解读】

十八届五中全会定义未来五年发展新思路

五年规划,和老百姓有啥关系?

开局“十三五”,中国经济需防范“被赶超”

关注“十三五”时,我们该关心什么

外媒聚焦五中全会:“这是影响中国和世界的大事”

“十三五”开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黄金五年”

【专家解读】"十三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决胜五年"

【专家解读】五中全会五大发展理念影响中国未来30年

专家谈“十三五”:未来中国经济对世界贡献率将提升

“十三五”规划彰显党的执政使命与人民主体地位

【港台腔】五中全会公报对台释放哪些红利?

“十三五”规划用整段谈反腐有何深意

责编:牛宁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