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卫计委主任:黄花菜治疗灾民抑郁

2016-04-13 07:25:33来源:中国青年网
字号:
摘要:“舟曲泥石流时,许多人由于恐惧、失落、睡不着觉,患了抑郁症。一带一路部分国家,比如说乌克兰来了三十几个人到甘肃学中医,我们每年派中医药专家到8个歧黄中医学院讲课,给他培养中医。

  刘维忠:

  比如说重复计费,有个患者找我告状,说我交了六万五千块钱,良性脑膜瘤手术,一天就没了。我打电话给院长,我说你是老虎机吗?六万五千钱一天就没有了。他说那不可能,那个病人说我能说假话吗?我说你回去查去,一会儿给我打电话说,二万五千元手术费这个大夫记了一遍,那个大夫忘了又记了一遍,五万就没有了。我说你回去,我把监督所所长叫来,你带15个人去这个医院把医疗过程看清楚,医院也不知道干啥。把全省医院查了一遍,平均重复计费省级医院每个住院病人700元,县级是1100块钱,我们查完,每个副主任带队开大会公布,处理了300多个大夫,甘肃重复计费一次性解决了,现在没有人敢重复计费了,这是很恶劣的问题,大夫工资再低,也不能重复计费,重复计费是等于把钱白拿走了,这是一个毒瘤如果不解决,医疗费下不来。

  刘维忠:

  第四个医改上的突破,在医改理念上突出预防。我们提出了管理机构下基层,疾控机构进医院,健康教育金家庭。

  第五个医改重点突出人才建设。甘肃省政府每年招5000多个医学院大学生到乡镇卫生院,乡镇卫生院原来17000多人,现在翻了一番,招了18000多人到乡卫生院,把人才问题解决了。另外甘肃搞亚专业分化,过去甘肃人才都跑到发达省去了,后来我们搞亚专业分化,比如除了一科、二科、三科、四科,只要这个专家成长起来,我给你成立一个科,原来两个专家一有矛盾就跑一个,我说这个科有什么值钱的,不能让专家跑掉,所以这几年甘肃卫生专家都不跑了,都留下来了。每年300人以上到国外进修,包括县医院的。

  第六个特色是突出中西医并重。

  第七个特色是医改的手段上,巧用新媒体,我们甘肃医改对新媒体用得比较好。谢谢大家。

  毛群安:

  刚才刘主任把甘肃在医改过程中的一些做法给大家做了简要介绍,甘肃这几年采取了多种方式,针对群众反映的一些突出问题,采取了有针对性的办法,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他们的很多做法在全国被很多地方学习借鉴。

  下面我们进入到提问环节,大家提问之前先报一下你所代表的媒体。

  中国中医药报记者:

  您刚才提到说甘肃有健康促进模式,能不能介绍一下什么是甘肃健康促进模式?有什么保障措施?现在成效如何?

  刘维忠:

  健康促进模式改革是省委省政府牵头抓的一件事,今年进入省委深改委的工作计划,建立督查室的督查内容,省政府也发了文件,主要还是为了减少病人,突出预防,突出健康教育。

  一是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政府规定,各市州政府也发了文件,政府要出台规范性文件,政府要实施大的项目,出台政策,由法治办做审查,不利于健康的大项目不能实施,不利于健康的文件不能发,不利于健康的法律不能立。

  二是国土、水利、建设、食药监、环保等等,围绕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建筑材料的污染、食品的污染进行定期监测、定期治理,把老百姓的健康环境做好了,病人少了,看病难就解决了。比如兰州市治理空气污染,原来是全世界十大污染城市,污染解决了以后,上呼吸道疾病减少28%,呼吸道疾病医疗费用减少了40%。再有,甘肃搞健康促进模式改革,各个县成立常年的体检队伍,有预防人员、医生、村医、疾防所的专干四个人入户,搞慢性病管理预防,然后体检,有健康档案,对得病的人,健康管理员入户的时候,比如体检完有五个高血压,就监测这五个高血压病人,半个月必须去一趟,提醒你少吃盐、少吃点咸菜、多走路出汗,把血压降下来,回头煮点青菜水把血压降下来,如果降不下来,吃点降压药,这样高血压不能变成脑溢血、变成心脏病,大病少了,看病难就解决了。还有一个就是搞支付方式改革,各级医院实行总额包干。还有对公共卫生均等化的做了一些改革,比如入户的健康管理员发一些补助,把这个做起来,这是健康促进模式改革,效果非常好。

责编:王书央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