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网记者:
您刚才提到甘肃省医改的五大特色,请问这五大特色是否可以在全国推广?有没有这种复制的可能性?
刘维忠:
甘肃是个欠发达省,甘肃的人口占全国2%,甘肃的经济总量占全国的1%。甘肃穷省是用穷省的办法,但是有一点可以做,对医院实行严格的监管,这是很必要的,如果监管不严,医疗费用的不合理上涨对老百姓来说是不公平的。另外中西医并重,疗效好。我们省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抢救一位病危脑梗病人。通过中西医治疗,病人康复出院,已经上班了。从此医院大力加强中医治疗,中西医并重。重症监护室中西医联合抢救,后遗症少了,存活率高了,这个效果是非常好的,应该在全国推广一下。
毛群安:
甘肃在医改过程中注意关口前移,强调预防,对一些疾病进行筛查,特别是在农村地区,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推广的经验。特别是对慢性疾病,早发现、早预防的效果很好,否则出现一些严重的并发症,治疗起来不仅费用高,而且对个人健康造成的危害有时候是不可逆转的。所以,甘肃在探索医改的过程中,他们很多的做法是值得其他地方学习借鉴的。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在2015年的时候,我们国家曾经提出过一个中医药发展规划,按照这个规划,我们甘肃省在建立民族医药健康产业区上有没有什么布局?另外,在鼓励社会资本进入上,我们现在有哪些动作?还有一点,我们甘肃省是如何去做关键技术开发和产业化上的规划的?另外还有一个比较技术性的问题,您刚刚提到说我们甘肃省如果提供中医药服务,医保是百分之百报销的,这个百分之百是如何做到的?因为肯定医保报销会涉及到很多博弈,我们在这个过程中是怎么协调的?
刘维忠:
甘肃的民族医药,主要是藏医药,我们要求每个县医院都建藏医科。派人到西藏、青海进修,目前有20几个市县已经做起来了。藏药制剂全省调剂使用,药监局非常支持。关于民间中医药,甘肃将有一技之长的民间中医通过考试纳入乡村医生管理,已有2000多人通过了考试。关键技术方面,甘肃开发了“智慧中医”平台,数据库内置了2000个名医验案,在村医中推广,有关省市村医用上了这个软件。甘肃也开发了一些疗效稳定的院内中药制剂,比如治乳腺增生的,应用就非常广泛。
健康报记者:
刚才您提到了手机版的软件,您觉得现在新媒体在甘肃包括健康促进,包括中医药发展当中起了什么样的作用?刚才提到说把健康政策融入到所有的政策当中去,我也特别想就这个问一下您,其实在很多省,在咱们国家把“健康中国”列为国家战略以后,很多省卫计委就怎么样把卫生政策融入到其他政策这块其实是很犯难的,好像是一个比较大的槛,甘肃是怎么样调动到省委省政府这个大的支持的?您在这方面有哪些经验?
刘维忠:
新媒体这一块,甘肃做得还是非常好的。比如刚才我说的智慧中医手机软件,现在已经翻译成英语版、俄语版、法文版,并在吉尔吉斯、摩尔多瓦、法国这些国家推广。有一次全国出现血荒,我们联合腾讯公司开发了血液指数软件,每天公布血液指数,指导各市州相互调剂血液库存。定期给百姓公布用血需求,鼓励义务献血,解决了血荒问题。新媒体是很好的指挥平台,比如医改的时候,我们就应用新媒体平台开展县医院零差率销售,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毛群安:
在卫生计生系统,我们号召大家重视新媒体的使用。特别是公众通过微博微信跟医务人员进行交流,对于患者获得医疗知识咨询或者了解医院的诊疗信息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甘肃运用新媒体加强系统内外的沟通交流,发挥了非常好的作用,我们也在推广这些经验。
中国人口报社记者:
刘主任,我年前到岷县中医院看了一下妇产科的情况,他们大量使用了中医药妇幼保健方面的运作,今年又是一个压力比较大的年头,甘肃在中医药对妇幼保健支撑方面会有怎样的举措?尤其在使用西药和中药比较过程中,成本和效益的比较是什么样的结果?谢谢。
责编:王书央
赞
踩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