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卫计委主任:黄花菜治疗灾民抑郁

2016-04-13 07:25:33来源:中国青年网
字号:
摘要:“舟曲泥石流时,许多人由于恐惧、失落、睡不着觉,患了抑郁症。一带一路部分国家,比如说乌克兰来了三十几个人到甘肃学中医,我们每年派中医药专家到8个歧黄中医学院讲课,给他培养中医。

  刘维忠:

  我最近去渭源,有一组数字给大家念一下。渭源县就诊率8.75%,平均的住院治病费用879块钱,下降11%,县级实际住院费用2986元,下降14%,农合1-2月份节约了206万,实际补偿率是64.77%,上升了6.14个百分点,门诊下降了3.57%,效果非常好。这是我们今年医改的一个重点内容,就是把医改变成改健康。

  毛群安:

  健康促进是我们深化医改过程中特别强调的,就是如何通过一些切实有效的方式方法来促进公众的健康。刚才刘主任特别强调,医改目标是维护公众的健康,只有减少病人,少得病、不得病,才能真正实现保护公众健康的目的。不同地方对于健康促进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把健康融入所有的政策不仅仅是个理念,更需要落实,需要各个相关部门把公众健康的危害降到最低。影响公众健康的因素,除了一般人了解的细菌病毒这些生物性因素之外,更多的是环境的因素、个人生活方式的因素,而这些因素对公众的健康有很大的影响,这些因素的控制不在卫生计生部门职权范围之内,甘肃的健康促进模式改革选准了方向。

  国际广播电台记者:

  我有两个问题想问刘厅长。一个是我们都知道,甘肃是中医药大省,又是我国“一带一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就想问一下,甘肃是如何借助“一带一路”战略来实现中医药发展的?还有一个问题,我们注意到最近好多留学生在甘肃学习中医药知识,甘肃在推动中医药发展、中医药“走出去”方面目前的进展如何,存在什么问题,今后又有什么打算?

  刘维忠:

  甘肃在“一带一路”中医药走出去采取“以文带医,以医带药,以药带商,以商扶贫”。“以文带医”,我们在八个国家建立了歧黄中医学院,在俄罗斯、法国、乌克兰、吉尔吉斯、摩尔多瓦、匈牙利、马达加斯加建立了歧黄中医学院。现在培养二百多医生了,医生培养起来就要开中药,这些国家没有中药就把甘肃中药出口出去了,甘肃中药出口了,解决了一部分的贫困问题,甘肃贫困地方农民有些县50%的农民收入靠种植中药材,有的乡达到70%,有的贫困村达到90%。甘肃在四个国家建立了中医中心,在中医中心旁边建了牛肉面馆,我们叫中医加牛肉面,外国人到中医馆治病后,再吃牛肉面,吃完牛肉面谈生意,把相关产业也带出去了。

  一带一路部分国家,比如说乌克兰来了三十几个人到甘肃学中医,我们每年派中医药专家到8个歧黄中医学院讲课,给他培养中医。最近法国、俄罗斯几十个人到甘肃学中医,吉尔吉斯有8个学生在甘肃中医药学生学五年学历,来甘肃做中医治疗的也不少,我们提出口号,学中医来甘肃。

  凤凰卫视记者:

  最近卫生计生委颁发了一个医药限制令,讲关于加强肿瘤规范化治疗管理工作的一个通知。在这样一个限制令中,对国家几种药品进行了一个规范,比如说有优先选用的四个药中,关于两种疾病,它们都是治疗肿瘤的,在这方面甘肃有怎样的举措,应对这样一个医药的限制令,治疗肿瘤方面,甘肃有什么样的先进经验跟我们大家分享?

  刘维忠:

  凤凰卫视对甘肃中医的工作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凤凰卫视“社会能见度”对我采访了20分钟,我放到微博上大概有700多万人点击,非常感谢凤凰卫视对甘肃中医的支持。甘肃对肿瘤的治疗采取了一个新的方法,搞西药中用的研究,用中医辨症的指导西药用药。比如头孢霉素,对湿热的病人80%有效,对虚寒怕冷的病人20%以下有效。比如说不发热的病人用抗菌素没有用。我们把西药变成中药的化学药,用中医辨症利用来指导西医用药。

  毛群安:

  刚才你提到加强肿瘤规范化治疗管理工作的通知,主要是结合多个部委制定的关于肿瘤防治规划,出台的肿瘤规范化治疗管理方面的文件,目的是要规范肿瘤的诊断治疗,特别是肿瘤治疗费用比较高的问题,这个规范的目的是要尽可能地用疗效比较确切的诊断治疗方法,减少肿瘤治疗中存在的一些不合理药物使用的问题。

责编:王书央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