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評論時政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 新加坡吉林南粵魯東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 華商紙媒滾動
2012年12月11日08:30|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字號:
摘要:總書記所指的“水分”,並非簡單的統計意義上的“水分”,同時還指向了一部分缺乏效益、質量和可持續性的增長。 |
日前習近平總書記在與黨外人士座談經濟形勢和經濟工作時提出:“增長必須是實實在在和沒有水分的增長。”總書記的這個簡短表述,引起了媒體和公眾的廣泛關注和好評。
總書記所指的“水分”,並非簡單的統計意義上的“水分”,同時還指向了一部分缺乏效益、質量和可持續性的增長。
當前,我國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依然突出,經濟增長仍然過多依靠投資拉動。而且,在部分地區,一些工程建了就拆,拆了又建,類似大拆大建、挖坑填坑的游戲,雖然也能拉動經濟增長和就業,但無法為社會留存財富,這樣的增長是有水分的增長。
同時,一些制造業行業已經出現產能嚴重過剩,行業全面陷入虧損狀態。這種不能建立在合理的投資回報基礎之上的增長,同樣缺乏質量和效益。
更為突出的是,當前經濟增長能源資源消耗多,環境污染重。特別是一些高耗能、高污染行業極大消耗了自然資源、加大了環境壓力。如果計算資源和環境成本,這樣的增長就要大打折扣。可以說,長期以來這種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增長方式已不可為繼。不僅如此,環境污染后,地方不得不投入巨額資金治污,這再次拉動了經濟增長,並且又變成了挖坑填坑的游戲。
此外,由於體制機制不合理,一些行為和現象也加大了經濟運行成本。比如說,政府行政審批仍然過多,政府管了許多不該管也管不好的事,企業和居民蓋一個章,要來回跑很多趟,這中間產生了大量消費,拉動了增長,但這樣的增長也是意義不大的。
目前,我們不難看出,經濟增長中的確還有不少水分。而有水分的增長,對財富的增長、國力的增強和人民的幸福益處不大,只是從數據到數據而已。
我國經濟發展付出的代價較大,粗放的增長方式已經到了非轉不可的時候。轉方式是發展的必由之路,體制機制不合理是制約轉方式的最大障礙。要轉變,要擠出水分,必須深化改革。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隻有為人民留存更多的財富、更好地增進人民福祉的經濟增長才是實實在在和沒有水分的增長。我們期待這樣的增長!
(責編:李文慧)
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