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評論時政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 新加坡吉林南粵魯東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 華商紙媒滾動
2013年07月29日07:41|來源:海外網|字號:
摘要:遼寧社會科學院學者呂超在看了所有材料后向《環球時報》記者表示,2002年曾看到鄭忠濟挖掘被日本掠走的中國黃金的相關報道,他個人感覺這件事“傳奇性很大”,但從新聞的角度值得關注,要讓大家知道有這麼件事。 |
“黃金百合”計劃、二戰時日軍設在韓國的地下魚雷廠、450噸中國黃金、2.7米高的翡翠佛像、北京猿人頭蓋骨化石……把這些串起來的是一本書《實說黃金百合計劃——埋藏在韓國釜山門峴洞的中國巨額財寶》,在韓國作家鄭忠濟眼中,這些是他堅信並為之探求了20余年的歷史真相。但找到真相常常比挖到被埋藏的寶藏還要難。
面對韓國國內的一些質疑,甚至自己因此鋃鐺入獄,鄭忠濟依舊希望找到真相,找到屬於中國的黃金和財寶,然后把它們還給中國。在得到相關線索后,《環球時報》記者對此進行了一番調查。
中國財寶被傳埋在韓國門峴洞
要了解這一切,時間要轉回到2002年3月的一天,韓國作家鄭忠濟說,他的團隊在釜山市南區門峴洞一處偏僻的山坡下正在進行挖掘,他們急切期待著一個結果。“門峴洞地下存在一個日本殖民時期修建的大型魚雷廠。”當時這些人都對此深信不疑。他們認為,地下兵工廠裡藏有日軍二戰投降前掠自中國的大量黃金及國寶級文物。
鄭忠濟門峴洞事件
“探寶”領頭人鄭忠濟原來是一名教師,后轉行為作家,寫過一系列紀實文學作品。1992年,他偶然得知“門峴洞”的秘密,便與最早的探寶人朴某一起合作挖掘。后來兩人意見不一,分道揚鑣。2002年3月,鄭忠濟及合伙人動用大型挖掘機,在門峴洞建材商地皮上挖掘出直徑60厘米、深16米的地洞,連通一條高3米、寬2.5米的通道。
鄭忠濟稱,由於有地下水,他們用水中攝像機通過垂直洞,發現寫有“伊藤忠”漢字的麻袋,密密麻麻地堆積了5層。鄭認為,這條就是通往地下兵工廠的通道,麻袋裡放著日軍掠奪來的黃金。2002年,韓國媒體對此事有報道,但未形成熱點。
(責編:吳楊、牛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