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評論時政台灣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陝西江西內蒙古山東吉林移民書畫商城環保縣域創投招商華商創新滾動
2013年08月08日08:58|來源:參考消息網|字號:
摘要:但北京決策者開始覺得,互聯網不僅是一個圍牆花園——它是掌握民眾如何看待共產黨改革計劃的重要信息來源。 |
參考消息網8月7日報道 外媒稱,中國的互聯網制度如今不只是尋求控制輿論了,它當前承擔起一項新任務:努力了解中國的輿論。除審查或阻止對敏感問題的討論外,中國政府當前還尋求了解公眾的想法。這項工作一般都是通過雇用民調公司完成的——這是向前邁出的不尋常的一步。此外,中國政府還要求國有新聞機構和大學追蹤中國公民的網上聊天動向。
據美國《華盛頓郵報》網站8月5日報道,該報新任北京分社社長西蒙·德尼爾說,中國官員似乎逐漸認識到輿論的力量﹔民眾在社交媒體上宣泄憤怒之情可在現實世界中引發抗議活動,甚至可迫使地方當局重新考慮在哪裡修建化工廠。
報道說,政治學家杰伊·烏爾費爾德在他的一篇博客文章中問,中國的這項新計劃是否代表了一種“原始的民主化進程”,即類似民主的進程——如果不是民主制度本身的話——在不斷發展。烏爾費爾德指出,有些政治學家認為,“與始於(有時止於)選舉”的民主制度的程序性定義不同,民主這一概念也可指公眾協商和公眾問責等原則——從某種有限程度上講,中國新實施的網絡監控計劃似乎為實現公眾協商和問責起到了推動作用。
報道稱,這項計劃與中國政府對民眾抗議活動的應對之道倒有點兒相似。乍看上去,這些示威活動似乎表明,民眾加大了對政府行為的參與度——情況或許是這樣。但官員們也對這些運動巧妙地加以利用。實際上,這些運動幫助官員鞏固了管理。官員們的辦法是,他們會表示,在有些情況下他們或許會對公眾抗議活動作出讓步。這種做法奏效了:如今抗議活動比過去普遍得多,但抗議活動都是在“體制內”,即行事十分謹慎,隻提黨可能認為可以滿足的條件。由此一來,抗議活動通常發揮了內部排氣閥的作用,這實際上有助於維護目前體制,而不會對其起到破壞作用。人們或許可以稱之為准民主進程,但這與邁向實際民主並不是一碼事兒。
其他人也對德尼爾的報道發表了看法。數字化新聞機構“石英”的亞當·帕西克指出,中國官員似乎正在想方設法採用西方式民主制度的部分工具並汲取一些經驗教訓——如民調和通過數據施政,並將這些工具和經驗教訓納入一黨體制,同時刪去他們不想要的部分。可稱之為具有中國特色的大數據。
美國《大西洋》月刊網站8月5日刊文稱,眾所周知,中國是世界上互聯網管控最嚴格的國家之一。但北京決策者開始覺得,互聯網不僅是一個圍牆花園——它是掌握民眾如何看待共產黨改革計劃的重要信息來源。
文章稱,長期以來,數據驅動的政治手段是西方國家一流競選運動的印記——奧巴馬的連任競選運動曾雇用全明星技術團隊為其服務——但這在中國是一個新事物。
尤其是,中國還首次使用了另一個西式工具:政治民調公司。各部委一直都有自己的輿論研究部門,但它們的研究報告經常只是為所在部委已制定的措施做辯護。如今政府將目光轉向獨立的第三方公司,如零點研究咨詢集團。該集團經常被要求針對政策調整計劃展開民意調查。
文章指出,中國正使用現代西方政治工具,但這並不意味著它沒有戒心——《華盛頓郵報》報道稱,中國幾乎沒有關於政治改革或外交政策等議題的民意調查。
(責編:吳楊、牛寧)
和平之旅,細菌戰受害者,遺址,和平友好,日本婦女
網站地圖 | 關於海外網 | 廣告服務 | 海外網招聘 | 聯系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海外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京ICP備12041252號
投稿郵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