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評論時政台灣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陝西江西內蒙古山東吉林移民書畫商城環保縣域創投招商華商創新滾動
2013年09月03日09:30|來源:中國青年報|字號:
摘要:法律是理性的產物,司法作為適用法律的一種官方活動,在職業屬性上最忌諱“頭腦發熱”。相反,輿論監督卻崇尚“熱度”,其中難免夾雜著非理性的因素。 |
星二代、未成年、性犯罪,當這些極具沖擊力的關鍵詞組合成一幅新聞畫面時,想不引起輿論的沸騰都難。李某某輪奸案正是以這樣一種方式開場的,它席卷了無以數計網民和媒體的注意力,也讓處理案件的司法機關處於輿論的聚光燈下。人們對特權的羨慕嫉妒恨,對司法的先天性不信任,乃至平日裡積攢的其他種種不滿情緒,都再一次找到了發泄的個案缺口。
從一開始,李案就是以某種娛樂化的方式被媒體捕捉、供大眾消遣的。在輿論的持續關注和詼諧評判中,包含有對權貴的不滿、對教育的不滿、對司法的不滿,這些情緒都需要借助個案得到宣泄。而宣泄的最佳方式,莫過於把嚴肅的法律案件轉換成娛樂新聞,在調侃與吐槽中完成一次輿情的集中表達。這種嚴肅案件娛樂化的背后,恰恰折射出民意輸出過程中的無奈與焦慮。
如果將李案置於整個社會轉型的大環境中,就不難窺探出這樣的輿情演變,其實有著更為寬厚的社會背景。一方面,當社會分配不均和矛盾沖突加劇,一種普遍的被剝奪感和不公平感在底層彌漫,使得整個社會對特權與權貴表現出極大的憤慨,一旦個案中的當事人被烙印上權貴的印記,便難逃“老鼠過街人人喊打”。另一方面,從2008年開始,中國的互聯網明顯攪活了輿論這“一池春水”,一些重大案件在網絡的發酵下相繼成為“公共事件”,如嫖宿幼女案、鄧玉嬌刺官案、藥家鑫殺人案等等,其中多夾雜著人們對特權干預司法的擔憂。在上述背景中,李某頭戴“星二代”的“閃閃紅星”,前科之后再犯惡行,立即超越了公眾容忍的底線,引起網民“群起而攻之”了。
雖然李案中的輿情帶有娛樂化色彩,案件信息一再引起猜忌與質疑,其實都圍繞著可能影響司法公正的一些因素展開,如犯罪嫌疑人的父母身份會不會干擾到司法?警方的執法會不會因為特權而出現偏私?其他犯罪嫌疑人的身份保密是不是存在更大的權力背景?
(責編:張婷)
法律,普遍正義,判決結果,熱度,分寸,公共事件
網站地圖 | 關於海外網 | 廣告服務 | 海外網招聘 | 聯系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海外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京ICP備12041252號
投稿郵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