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評論時政台灣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陝西江西內蒙古山東吉林移民書畫商城環保縣域創投招商華商創新滾動
2013年09月10日07:04|來源:海外網|字號:
摘要:在大數據年代,政務微博與微博大V就公共事件針鋒相對地互辯與博弈,可謂是民主監督的新范式。 |
9月8日下午,山東省環保廳應微博大V@鄧飛的要求,通報了春節以來關於被舉報 “高壓泵深井排污企業”的調查情況。此次公布的接受群眾舉報並調查企業共25家,山東環保廳表示,並未發現高壓深井排污的情況,針對調查企業存在的其他環境問題,環保部門作出了停產、罰款等處罰。
在大數據年代,政務微博與微博大V就公共事件針鋒相對地互辯與博弈,可謂是民主監督的新范式。真理越辯越明,真相也不例外。難能可貴的是,@山東環境的明確表態並不會“秋后算賬”,而是希望借助理據,澄清公眾對相關事件的“誤讀”﹔而@鄧飛也沒有回避問題,強調微博監督的目的在於推進環保共識。
雖未“一笑泯恩仇”,但公開的姿態本身就是大度的選擇。這個“大度”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程序正義。“山東企業高壓泵深井排污”事件在今年2月份引發了網絡和媒體的高度關注,此后,伴隨著地下水污染與土壤污染等蛛絲馬跡的盤根錯節,成為橫亙在公眾心頭的環保烏雲。即便不談《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等規則,隻從回應民意關切的角度看,沉默顯然不是一種合格的作為方式。
二是包容體恤。所謂“子產不毀鄉校”,要聆聽民意、接受監督,就要有足夠的胸襟與雅量。輿論不可能是完美的(尤其是坊間輿論),粗放的、原生態的輿論或許會與科學、理性有所距離。但隻要公序良俗的底線沒有崩塌,權力者就不應在公共監督領域對輿論監督抱以“潔癖”的姿態。因此,此前@山東環境要求@鄧飛道歉的說法,今日看來,隻能算是個真性情的玩笑罷了。
當然,公眾更希望公開環保執法的結果,不只是回應公共事件的“臨時選擇”,而應該成為環保作為的“常規動作”。
雨果早就有言,“大自然是善良的慈母,同時也是冷酷的屠夫。”環境事件高發的同時,“癌症村”等或明或昧的調查結論也震撼而至。一條干淨清澈的河流、一方明媚高遠的藍天,已經成了快要走遠的記憶。如今,與其說公眾在懸賞環保局長下河,不如說在對環保執法的秩序與效能提出了更深層次的憂慮與警醒。
環境保護永遠是個動態的過程,今天的“公開”,僅僅是階段性的証明。即便在沸沸揚揚的“深井排污謠言”之后——今年5月份,環保部披露的華北平原排污企業地下水污染專項檢查結果仍顯示:在對華北六省市的專項檢查中,發現有55家企業存在利用滲井、滲坑或無防滲漏措施的溝渠、坑塘排放、輸送或者存貯污水的違法問題,山東有14家企業仍存在此類違法問題,只是“未發現濰坊企業地下排污確切証據”。可見,地下排污並非空穴來風,至於濰坊的清白,環保部門的說法也是留有余地,令人深省。
我們在為山東環境執法部門的公開姿態而鼓掌的時候,更要明白兩個道理:一是“挖地三尺”的監管,應該常態化、制度化,公眾對環保的質疑,每次都需要清白的真相來應對﹔二是全球經濟復蘇放緩,我國上半年的經濟報表也並不十分好看,這個時候更要警惕地方部門與污染企業聯手“為錢而戰”。
越是轉型期,越是環境敏感期。信息公開后,硬氣的執法才是最令人信服的底氣。
(鄧海建,海外網特約評論員)
海外網評論頻道原創,轉載請注明來源海外網(www.haiwainet.cn),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編:宋勝男、張婷)
網站地圖 | 關於海外網 | 廣告服務 | 海外網招聘 | 聯系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海外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京ICP備12041252號
投稿郵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