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評論時政台灣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吉林陝西山東江西內蒙古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華商滾動
2013年10月14日23:10|來源:海外網|字號:
【僑報10月15日社論】眼下世界正沉浸於“諾貝爾獎時刻”,與科學類諾獎一向無緣的中國,則正忙於對科研“惡性問題”的集中聲討,不知是巧合還是必然。“惡性問題”主要表現為科研項目淪為“圈錢項目”,科研經費“擠佔挪用”嚴重,科研投入與產出不成正比——這些沉?已在中國的學術領域潛行多年,備受海內外學界詬病。
數日前的“科技創新”發布會上,科技部長萬鋼對大陸科研腐敗現狀連拋兩個“憤怒”,並表示“痛心”和“錯愕”。經濟學家張維迎則在另一公開場合透露,大陸各高校爭相向上頭索要經費,某知名大學曾因經費花不完被罰了幾千萬元(人民幣,下同)。
部長的憤怒、學者的爆料之外,更有翔實數據的支撐。新華社梳理近年上百份審計報告后發現,涉及“問題科研經費”的至少有39份,一些科研機構和高校通過套、騙、吞、貪、造假等手段“黑”科研經費,動輒幾十萬、數百萬乃至上億,用於小團體福利、請客吃飯、考察旅游、買車買房……人們無奈地調侃“科研經費是個筐,啥都可以往裡裝”。
那麼,大陸科研經費的使用率到底幾何?中國科協一項調查顯示,科研資金用於項目本身僅佔40%左右。而按萬鋼心裡的賬本,保守估計,“至少有三成以上的科研支出不明不白”。若以中國去年的科研投入1.024萬億元計,損失的三成也已是一筆巨資。
一邊目睹著今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醫學獎(生理學獎)、物理學獎、化學獎再次被美國、英國、德國、比利時、以色列等西方國家學者“壟斷”,一邊遭受著大陸“有數據有案例”的科研黑洞的沖擊,每位海內外華僑華人都是同樣的“憤怒”、“痛心”與“錯愕”。從感情的角度,我們盼望在華裔科學家之外,中國本土學者也能在科學類諾獎上實現“零的突破”,但回到理性的角度,我們也比誰都清楚,一個腐敗的科研體制又如何孕育得了諾獎得主?
當其他國家的學者是與新發現、新成果等榮耀聯系在一起時,大陸的科研人員卻頻頻成為丑聞的主角,接受法律的審判和道德的拷問。比如,今年3月,浙江大學水環境研究院教授陳英旭受審,涉嫌將1022萬元科研經費佔為己有﹔2012年底,曾任中國科學院地球深部重點實驗室主任的海歸博士段振豪,因貪污百余萬元科研經費一審獲刑13年,二審維持原判。
陳英旭、段振豪原本都是優秀的科學精英,耀眼的履歷與科研的才華有目共睹,但浸淫於科研經費侵吞成風的氛圍,他們沒能把持住學者的良心、沒能抵制住金錢的誘惑,投機取巧鑽了科研審批的漏洞,邁出了身敗名裂的一步。不知還有多少未被查處的陳英旭們、段振豪們,在“劣幣驅逐良幣”的作用下變壞,同時也葬送著自己的科研前程和國家的創新希望。
我們在批判個體之罪的同時,更需反思體制之弊。巨大的科研腐敗黑洞,不是隻有幾個人興風作浪,也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而是項目審批機構、財務報銷機構等涉事方長年默許、縱容甚至利益勾兌的結果。要杜絕立項黑幕、堵上經費挪用的漏洞,唯有把監管之網織得更密實,強化事前、事中和事后全程監管。為此,萬鋼決心要盡快建立科研項目信息共享平台和經費巡視制度,並強調要增加透明度,“讓同行業、相關企業看看”,讓潛規則無處隱藏,讓錢花在刀刃上。
除了強化監管,在東西方國家都有過科研經歷的有識之士也呼吁,國家還應改革科研人員的薪酬制度,取消五花八門的補貼,增加科研經費中用於激勵人才的比重,讓科研人員的價值得到明明白白的體現,減少導致人心失衡、人性扭曲的外在因素。畢竟,擁有合理的財務自由,是精神自由、思想自由之本﹔有了創新能量的積累,中國也才能離諾獎更進一步。
(責編:張婷)
科研
網站地圖 | 關於海外網 | 廣告服務 | 海外網招聘 | 聯系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海外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京ICP備12041252號
投稿郵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