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評論時政台灣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吉林陝西山東江西內蒙古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 華商滾動
2013年11月15日09:20|來源:海外網|字號:
節目現象的形成一方面為芒果台贏來了一枚足以與《我是歌手》比肩的優質品牌。
另一方面,全民范圍的傳播與網絡發言的無責任亦讓《爸爸》的輿論環境開始失控,部分網友對小朋友正常的玩鬧進行過度解讀,用成人的價值倫理進行“正義”的預判—於是“王詩齡心機論”“Kimi嬌氣說”“張亮父子虛假論”等聲音平地而起,有網友甚至揣著“三歲看八十”的論調,從四歲的Angela“喜歡坐在地上哭”這一細節為其貼上“任性妄為”的標簽—這與節目組的價值初衷相背離,亦是對小朋友的不公。
除了粉絲的“捧”與“踩”,在媒體罔顧職業倫理的推波助瀾下,各種孩子周邊的八卦YY也在蔓延滋長,眼見著一大波親子節目正在逼近,雖然未必每個都能像《爸爸去哪兒》一般大紅,卻也值得大眾對這類節目思考更多、承擔更多。
小朋友在電視節目中引起關注后應該做怎樣的心理“回歸”與建設?明星父母在鏡頭前有無暴露出情商教育的優點或不足?
為了孩子的成長,節目組與媒體在保証節目效果、新聞點的同時應承擔起怎樣的責任?對於不可控的網友,專業人士的建議又是什麼?
南都娛樂周刊獨家聯手資深情商教育專家張怡筠博士、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院副教授李小曼老師,並深度對談數位資深少兒節目制作人與導演,共同探討親子節目熱潮中作為觀眾、節目組、媒體及家長等各方面的倫理尺度與自我修為。
(責編:張婷)
爸爸去哪兒,森碟,田亮,kimi,天天,林志穎,王詩齡
網站地圖 | 關於海外網 | 廣告服務 | 海外網招聘 | 聯系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海外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京ICP備12041252號︱京ICP証130063號
投稿郵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