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評論時政台灣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吉林陝西山東江西內蒙古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 華商滾動
2013年11月15日09:20|來源:海外網|字號:
1 電視觀眾的自我修養
“Kimi的爸比也關注我們了!”微博名為“Kimi全國后援會”的網友高興地告訴記者,這支由林志穎的粉絲“穎友”組成的工作班底自《爸爸去哪兒》第一期播出以來,一直將Kimi萌萌軟軟的“小奶音”剪輯成音頻供網友下載,並定期上傳Kimi的視頻和圖片資源,“但我們很保護Kimi,不會暴露他的私生活。我們建立這個粉絲群的目的也是旨在傳遞更多正能量,把節目的內容分享給喜歡小小志的朋友。”
與“Kimi全國后援會”的理性態度不同,我國網絡歷來是“腦殘粉”與“正義之師”的集中地,無差別的“造神”與群氓性的“批判”皆用“言論自由”和“主持正義”之名,最常見的情況便是某樓主“振臂一呼”,成百上千的網友便開始站隊、討伐與批判,場面熱鬧但意義虛無。就《爸爸去哪兒》而言,節目組、參加節目的孩子與明星家長三方面在受粉絲熱捧的同時均受過不同程度的質疑與攻擊,而其他以孩子為參與主體的少兒及親子類節目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如金鷹卡通的《中國新聲代》和深圳衛視的《飯沒了秀》,“小王菲”王睿卓和“小影后”李馨巧等孩子們的精彩才藝展示在為他們贏得眾多粉絲的同時也招來了“早熟、愛秀”等非議,各種關於小朋友的“配對”和“loveline”更經由粉絲意淫和媒體熱炒,逐漸從善意的調侃變味為貼在孩子身上的標簽,如“佳偶天橙”(“天”指天天,“橙”指Cindy田雨橙)、“石全詩美”(“石”指石頭,“詩”指王詩齡),粉絲之間更經常為此而掐架。對此成年人固有自己的解決辦法,但小孩子要面對一個個以自己命名的“粉絲團”與陌生人莫名的指指點點,情況就令人分外憂心。
曾為《爸爸去哪兒》制作班底謝滌葵團隊的另一檔知名節目《變形計》擔任嘉賓的情商教育專家張怡筠博士對此亦懷有同樣的憂慮,“孩子被拉上熒幕之后,對觀眾來講一定是利大於弊,但這個經驗能否成為孩子成長與性格塑造中的‘正資產’而不是‘負債’,這就需要考量父母等多方面的功力,尤其當參與的孩子都是3—6歲的學前兒童,因為他們的性格發展、情商跟自我概念還未成型,尚在發展之中。”
(責編:張婷)
爸爸去哪兒,森碟,田亮,kimi,天天,林志穎,王詩齡
網站地圖 | 關於海外網 | 廣告服務 | 海外網招聘 | 聯系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海外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京ICP備12041252號︱京ICP証130063號
投稿郵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