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評論時政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 新加坡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 華商滾動 紙媒
2013年12月06日03:35|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字號: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指出:“經濟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這與以往的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基礎性作用”的提法有了明顯區別。從“基礎性作用”到“決定性作用”,雖然隻有兩字之變,卻反映出我們黨對政府與市場關系更加明確的定位,無疑是一個重大的理論突破,對於全面深化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對經濟體制改革不斷進行探索。黨的十四大提出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要使市場在國家宏觀調控下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此后,對於如何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我們黨的認識不斷深化。但是,“基礎性作用”並沒有明確在資源配置中政府與市場兩者究竟誰起主導作用,也可以理解為以市場為基礎、以政府為主導。這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還不完善的一個重要原因。因為,雖然商品的價格基本上是由市場決定的,但是資源和要素的價格相當程度上還是由政府決定或者由政府直接控制,市場在資源配置中還沒有發揮基礎性作用,更談不上決定性作用。現在,對市場的定位從以往的“基礎性作用”上升為“決定性作用”,凸顯了我們黨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的決心,有利於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也有利於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可以預見,這一重大理論突破必將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產生重大影響。
需要明確的是,強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並不是否定政府的作用,而是為了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妥善解決以往政府存在的“越位”和“缺位”、干預過多和監管不到位問題。我們知道,雖然由市場配置資源的效率是最高的,必須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但市場機制並不能自動調節宏觀經濟若干總量的平衡,同時在某些特殊領域(如公共物品領域)也不能起到自動調節供求平衡的作用。經濟學把這種缺陷稱為“市場失靈”。這就使得政府介入經濟活動成為必要。一般來說,凡是市場管得了、管得好的,就要讓市場管﹔凡是市場管不了、管不好的,就應當由政府管。當前,政府在減少微觀經濟干預的同時,必須加強市場管理、維護市場秩序,為各類市場主體創造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發展環境,同時增強公共服務職能。這也是發揮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優勢的內在要求。
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后,事實上對政府履行宏觀調控職能提出了更高要求。正反兩方面的經驗告訴我們,宏觀調控能否發揮穩定經濟運行、防止大起大落的積極作用,關鍵在於能否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因而,政府的宏觀調控必須建立在尊重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尊重市場規律的基礎上。無論對宏觀經濟形勢的預測還是宏觀調控政策措施的制定與執行,都必須尊重市場規律、按市場規律辦事。隻有這樣,才能使政府的宏觀調控既不“缺位”、也不“越位”,從而既發揮好市場的作用、也發揮好政府的作用。
(作者為廈門大學經濟學院教授)
(責編:張婷)
改革,三中全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