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評論時政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 新加坡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 華商滾動 紙媒
2013年12月10日09:47|來源:中國新聞周刊|字號:
“不是企業消滅污染,就是污染消滅企業”
各市面臨的第一個問題便是:目標定了,領導重視程度和執行力度前所未有,但落實仍有難度。
保定市市長馬譽峰最近天天為空氣犯愁。作為全國10個污染最嚴重的城市之一,河北省要求保定3個月內“退出前十名”。但保定市重工業企業很少,亞新鋼鐵已經拆除,保定大力發展再生能源產業的“中國電谷”、“低碳城市”計劃從幾年前就開始建設。要完成目標,接下來拿誰開刀?
“首先堵死黃標車(未達到國Ⅰ排放標准的汽油車或未達到國Ⅲ排放標准的柴油車,因貼的是黃色環保標志,稱為黃標車),不許上路。一旦發現,扣留。”馬譽峰說。再就是控制燃煤。“保定全城集中供熱率隻有30%,剩下的全靠全市667個燃煤鍋爐,可又不能端了它們,供暖季如果供不了暖,老百姓怎麼過冬?”將燃煤換成天然氣或許是個辦法,可是就算換,也得明年。更何況,天然氣在哪兒?目前,京津冀地區天然氣供應緊張,即便是能弄到一些天然氣,對於供暖需求也實在是杯水車薪。
與保定相比,作為河北重工業基地城市的唐山可以削減、壓減的“家底兒”比保定厚,領的任務也多。但唐山面臨的問題在於,這個度如何把握?行政處罰效果如何?治理行動與經濟發展如何平衡?
豐南區是唐山的工業大區,據區委書記王東印介紹,現在的豐南,已經將年度污染物排放總量削減任務以及重點環保工程等目標分解到各地各單位,加強督導考評,嚴格落實“一票否決”、環保問責和獎懲制度。為了強化企業責任,豐南在全區叫響“不是企業消滅污染,就是污染消滅企業”的口號,嚴管重罰,將環境違法成本提高到關系企業生死存亡的高度。今年以來,豐南在重點行業企業環境綜合整治等行動中,累計發現污染隱患78項,其中38項現場整改到位,40項下達限期治理通知,並落實專人盯辦。
但王東印對嚴格的行政處罰有自己的看法:“目前治理的核心是如何上環保設施,使所有污染的企業全都達標排放。關閉污染企業是應急之策,但不能都關。我們的經濟發展伴隨著污染,關鍵是污染的度在哪兒?發展就意味著對資源的佔有和掠奪。現在就是污染的度太過了,降下來就行了。”“行政手段是硬著陸,市場手段是軟著陸。單純用行政手段‘處以極刑’,誰都不滿意。”
![]() | ![]() |
(責編:張婷)
霧霾,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