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評論時政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 新加坡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 華商滾動 紙媒
2013年12月11日06:56|來源:海外網|字號:
釣魚島問題深度發酵,衍生出東海防空識別區等問題。中國宣布劃定東海防空識別區后,日本先是派軍機飛入中國防空識別區,日本眾院全體會議又於12月6日一致通過了一份決議,對中國東海防空識別區提出“抗議”並要求中方立刻撤銷。中日兩國的言論、行為都針鋒相對,還有一些媒體開始討論中日之間開戰的問題。
事實上,以釣魚島為主線,人們可以看到中日關系的三種狀態:擱置爭議時期的合作型關系﹔現狀被打破后雙方開始呈現軍備競賽的特征,中日關系成為競爭型關系﹔未來,如果領土爭端引發民眾的集體非理性,中日之間會形成對抗型關系。
合作型關系。在“擱置爭議”時期,中日關系雖受歷史認識問題、台灣問題等的影響,但整體上看,經貿往來、人文交流都取得極大發展,雙方在經貿等領域進行了深入的合作,雙方友好感情得到培育。但隨著2010年中國經濟總量超過日本,兩國國民情緒悄然發生了變化。日本民眾還不適應“中國強於日本”的事實,而中國民眾則理所當然地認為中日關系已經回歸到千年來“中強日弱”的常態。雙方心態變化,決定了雙方關系的變化。2010年,就出現了釣魚島撞船事件。在中國,一般認為日方對釣魚島的“國有化”是打破“擱置爭議”的象征。
【獨家點評】
【相關解讀】
![]() |
(責編:張婷)
釣魚島,中日關系 擱置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