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評論時政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 新加坡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 華商滾動 紙媒
2013年12月19日08:56|來源:海外網|字號:
新一輪國資改革能否真正建立市場主導的激勵模式,關系到中國未來十年是否會發生經濟危機。
上海既是中國經濟發達的大城市,也是國企重鎮,上海自貿區試圖建立中國現代工業、現代金融的試驗田,寄托了重大的期許,因此,解剖上海國資改革這個標本,可以了解未來的國資改革路徑,對國資改革前景作出基本判斷。
12月17日公布的上海國資改革方案《關於進一步深化上海國資促進企業發展的意見》,泥沙俱下。如果不改變其中某些條款,國資改革有可能異化。
國資涉及的范圍十分廣泛。在國資布局中,將國資委系統80%以上的國資集中在戰略性新興產業、先進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基礎設施與民生保障等關鍵領域和優勢產業。也就是說,除了低端制造業與低端服務業,國資均能涉足,憑借強大的力量起主導作用,沒有突破現有的格局。
國資依然可以獲得廉價與通暢的資源渠道。方案提出,利用國內外多層次資本市場,推動企業整體上市、核心業務資產上市或引進戰略投資者,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成為公眾公司后,借鑒上市公司管理模式和運作規則,建立企業真實、准確、完整、及時披露相關信息的制度體系。預計上海還將增加國有資產管理公司,以實現資金、資本、資產的周轉。如果各地國資改革都提高証券化率,未來証券市場將成為又一次脫貧工具。
到目前為止的大型國企改革,走的都是重組上市之路,現實很殘酷,股市的力量不足以讓國有企業成為市場化的合格的公眾公司,反而拖累股市成為資源配置效率低下、權貴企業橫行的低迷市場。國有控股銀行上市,大型央企上市,尤其是建筑等領域的實體企業,在經濟低迷周期的表現令人失望,上海也有國資上市,這些國資如願成為有國際市場競爭力的公司了嗎?而在上市國企的並購重組中,低效企業因為規模龐大而吞並高效企業的例子並不少見,上海也曾出現過。
股東多元化之后的混合所有制要破繭重生,必須有嚴厲的制度保障。如維護股東的公平權益,民資進入成為股東后受公平待遇,有最后的司法救濟底線。按照以往的諸多失敗案例,民資進入擁有龐大資產的國企,如水滴入海,兩者利益無法協調,民資成為大股東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在管理方面受到國企內部官僚體制的極大制約,隻能微利就走,或者內外勾結撈一大票跑路。
基礎制度不改,國資改革就是在螺螄殼裡作道場,甚至形成的新的錯誤激勵機制。表面上看來,這些體制非常市場化,實際未必。如在“完善各類配套政策措施”一節中,提出“完善國有企業工資總額管理辦法,落實國有企業自主分配權。鼓勵張江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內符合條件的企業參與股權和分紅激勵試點,示范區外的國有創新型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參照實施。創新優化國有創投企業評估管理方式”。上述條款為業績優異的國有創投公司員工擁有期權激勵等制度開了綠燈,國有投資公司高管們也許心中竊喜。
可是,別忘記上海還有除深圳、北京之外最多的民間市場化投資公司,這些公司需要公平的制度發揮專業的優勢,政府的作用是留下金融人才,而不是把人才分成體制內外區別對待。考慮到深厚的國有經濟土壤,如果國有創投公司擁有海量資源,對民資已然構成了不公平。期權制度並不是任何時候都正確,隻有在大前提正確的背景下才正確,以前國資上市,某些公司的高管們、行業監管者們、不論業績如何先來一場財富狂歡。這樣的先例並不遙遠,而公司上市后業績一落千丈。
在國際市場競爭仍然由國企主導——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的企業集團。形成2-3家符合國際規則、有效運營的資本管理公司﹔5-8家全球布局、跨國經營,具有國際競爭力和品牌影響力的跨國集團﹔8-10家全國布局、海外發展、整體實力領先的企業集團﹔一批技術領先、品牌知名、引領產業升級的專精特新企業——這樣的字句是不是很眼熟?在本輪國資改革之前,這樣的話語就不絕於耳,有人將會為不顧市場規律的盲目擴張付出代價。
上海國資改革方案中較好的包括,國企重新分類,競爭類、功能類、公共服務類三類國企,未來可能真正走向市場化的會是競爭類,其內部的管理強調落實董事會選人用人、考核獎懲、薪酬分配權,市場化程度較高的企業積極推行職業經理人制度。這類企業可能做到資、管脫鉤,公司治理走向市場化。
讓國資監管者改革國企,如醫者自醫,難以對症。某一類人的信仰有根深蒂固的信念,相信國企可以市場化,相信証券與土地可以讓國資走出困境,相信大型企業可以代表中國經濟的未來,作為歷史的無力者他們的感受無可厚非。但改革依靠的是懂市場經營的人,有能力的企業家,為市場而戰的斗士,相信前者的迷湯中國不需要改革。在一切相信之上,高懸著市場規律,改革,就是離市場規律更近,而不是離盲目更近。
(責編:鄒雅婷)
國資改革,國企,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