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評論時政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 新加坡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 華商滾動 紙媒
2013年12月23日09:01|來源:海外網-《人民日報》|字號: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指出,“經濟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發揮經濟體制改革牽引作用”。這是我們黨在全面總結改革開放經驗基礎上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堅持發揮經濟體制改革牽引作用,對於推動生產關系同生產力、上層建筑同經濟基礎相適應,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發揮經濟體制改革牽引作用,是因為經濟體制是社會各種體制的“連接點”和基礎。馬克思主義認為,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矛盾運動是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這就決定了社會各種體制都與經濟體制密切相關,經濟體制是社會各種體制的“連接點”和基礎,也是關系當代中國改革全局的關鍵環節和因素。隻有正確認識經濟體制改革的龍頭性質,並以此為突破口,從經濟體制與其他各種體制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的角度來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充分發揮其牽引作用,全面深化改革才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比如,深化經濟體制改革,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就能深化行政體制改革、創新行政管理方式、加快政府職能轉變,進一步完善和發揮政府宏觀調控、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公共服務四大職能,著力建設法治政府和服務型政府。
發揮經濟體制改革牽引作用,是立足“三個沒有變”的戰略選擇。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但是,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這一社會主要矛盾沒有變,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沒有變。這“三個沒有變”決定了全面深化改革必須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發揮經濟體制改革牽引作用。我們不能因為現在社會摩擦增多了、社會矛盾突出了,就把社會體制改革作為重點﹔不能因為生態環境問題突出了,就以解決生態環境問題取代經濟建設這個中心。應當看到,當前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教育、醫療、住房、社會保障、環境等問題,都與經濟體制不完善、經濟不發達有著密切關系。隻有毫不動搖地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並通過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才能不斷提高綜合國力,也才能解決其他方面的問題。
發揮經濟體制改革牽引作用,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現實要求。近年來,雖然我國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上已經取得初步成效,但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依然突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任務仍然相當艱巨繁重。當前,制約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一個關鍵因素依然是體制性問題特別是經濟體制。經濟體制不完善,造成市場秩序不規范,以不正當手段謀取經濟利益的現象廣泛存在﹔生產要素市場發展滯后,要素閑置和大量有效需求得不到滿足並存﹔市場規則不統一,部門保護主義和地方保護主義盛行﹔等等。尤其是在政府和市場的關系方面還沒有真正理順,市場並沒有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政府越位與缺位情況並存。要實現經濟發展方式根本性轉變,就必須以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為重點,以更大決心沖破思想觀念的束縛、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更好處理政府和市場關系這個經濟體制改革的核心問題,不斷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作者為南京政治學院上海校區教授)
(責編:鄒雅婷)
經濟體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