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評論時政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 新加坡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 華商滾動 紙媒
2014年01月22日09:03|來源:人民網|字號:
摘要:甲午戰爭中日本人為什麼能夠打敗中國?除去戰場上的爭奪,日本很大程度就得益於宣傳戰、媒體戰,在國家戰略上把媒體宣傳當做投槍匕首來用。相形之下,當時清政府則太過保守落后,不僅輸在了槍杆子上,也輸在了筆杆子上。 |
“高升號”、“旅順大屠殺”事件中日本的成功危機公關
甲午戰爭期間出現了兩次大的公關事件,一是“高升號事件”,一是“旅順大屠殺”,日本都成功進行了危機公關,扭轉了局勢。
“高升號”是戰前中國政府往朝鮮增兵時,從英國怡和洋行租借的的一艘商船。1894年7月25日,毫無武裝的高升號在朝鮮豐島附近海面遭遇日本聯合艦隊,高升號上的中國陸軍拒絕投降。東鄉平八郎指揮的吉野艦,先是猶豫要不要打,畢竟高升號是英國船,還飄著英國國旗,不少船員也是英國人。最后,東鄉還是下令擊毀高升號,導致當時中國最精銳的一支陸軍部隊在大海上全軍覆沒。
這個事件發生后,李鴻章認為日本就此得罪英國,中國將獲得一個非常大的同盟者。英國當時確實和中國有深厚的往來,英國是中國最大的貿易伙伴,佔到中國進出口額的70%以上。“高升號事件”后英國輿論一片嘩然,軍方也要求政府對日進行軍事報復。日本政府非常恐慌,首相伊藤博文得到消息后,把海軍部的人叫來痛罵了一頓。但他們馬上啟動了緊急公關。
日本外相陸奧宗光下令外交部的法制局做好應對,這個法制局是一個專門研究國際法的機構,中國政府的序列裡可沒有這個局。在隨后英國政府的兩次海事聽証會上,日本法制局靈活運用國際法,結果佔盡上風。同時,日本政府命令駐英德公使青木周藏做好公關應對。一是裝傻,絕不公布這條船是英國船﹔二是明確向英國表態,如果查清楚責任在日本海軍,日本絕對承擔所有的責任,態度非常好﹔同時進行一系列的公關運作。讓人難以想象的是,堂堂的日本內閣開會討論如何行賄。日本外交部指示駐英公使青木,向路透社等英國媒體前后行賄1600英鎊左右,相當於現在320萬人民幣。日本經過大量公關,還搞定英國多名國際法專家,在《泰晤士報》上刊文,為日本極力辯護。可以說在英國做出最后結論前,日本的媒體攻勢已全面展開。當年9月,中日海軍發生“大東溝海戰”,鄧世昌就在那場戰役中犧牲,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鐵甲艦隊的大決戰。當年11月,英國法院最后裁定,“高升號事件”中日本沒有過錯,中國政府要賠償英國怡和洋行和英國人民所有的損失。“高升號事件”至今還是西方國際法的經典案例。
第二次危機是“旅順大屠殺”。日軍於1894年攻陷旅順,對城內進行了4天3夜的搶劫、屠殺和強奸,死難者約2萬人,隻有埋尸的36人幸免於難。這個消息被一個美國記者克裡曼在《紐約世界報》上報道了出來。現在看到的很多細節都是他當年記錄下來的。
日本政府緊急採取對策。首先指責記者的報道是失實的。其次請美國駐日本的公使到中國去現場調查。日本的媒體也開始動員一批西方傳媒的從業者,說這個屠殺即便真的發生了,也是對中國軍隊殘害日本戰俘的一種報復。當時日本的傳媒也大力將自己描繪成仁義之師,同時宣傳清軍如何殘暴,日軍所處決的不是俘虜或平民而是罪犯。最后美國公使在提交給美國國務院的報告中,認為記者的報道雖然真實,但是“態度過於極端”。為了挽回公眾形象,日本還演了兩出“樣板戲”:一是在佔領威海衛后,給中國的戰俘們提供醫療服務,然后釋放了他們,全程都在所有隨軍記者的見証之下。二是把自殺身亡的北洋艦隊司令官丁汝昌的靈柩禮送回去。這兩點都非常有效,被英國國際法專家當作日本走入“文明國家”的標志之一。
(責編:鄒雅婷)
甲午戰爭,中日關系,輿論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