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評論時政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 新加坡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 華商紙媒滾動
2014年03月18日13:56|來源:海外網|字號:
在剛剛結束的第50屆韓國大鐘獎電影節中,他憑借在《觀相》中的不俗演技,獲得了最佳男主角獎﹔他主演的電影中,有兩部(《觀相》、《雪國列車》)觀影人次突破900萬,兩部(《漢江怪物》、《辯護人》)觀影人次超過1000萬﹔他是唯一一位和韓國一線導演都合作過的演員。他就是韓國著名演員,被中國影迷親切地稱為“大餅叔”的宋康昊。
懷揣夢想的少年
宋康昊出生於1967年,韓國慶尚南道金海人。在初中二年級的時候,他就有當演員的夢想。他喜歡給朋友們講故事,惟妙惟肖的演繹,每次都能得到一片贊譽聲。有朋友鼓勵他說“不如去當個演員?”,他似乎也有此意,也曾自問“要不真的去試一次?”。但是當演員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當時韓國的大學中僅設有五個演劇映畫系,宋康昊第一年投考失敗,第二年奮發圖強,終於被放送演藝系錄取,不過他隻讀了一個學期,就申請休學服兵役。退役時宋康昊已經是個23歲的青年了,他沒有選擇復學,而是決定站在舞台上做一名演員。
(演劇:韓國把話劇稱為演劇。)
話劇舞台積累功力
1989年,宋康昊加入了釜山地域劇團,參與了當時頗為盛行的“民族劇”的演出,但是呆板的表現方式,令他很是困惑。1990年12月,宋康昊觀看了演友舞台劇團的地方公演《崔先生》,一部有關“全教組(the Korean Teachers & Educational Workers' Union)”問題的話劇后,豁然開朗。這部話劇在題材上與一般“民族劇”沒有太大的不同,但是其特有的表演方式吸引了他,為宋康昊今后的發展方向指明了道路,也賦予他新的勇氣和目標。
地方公演結束后,演友舞台劇團返回首爾。1991年,宋康昊接連四次拜訪了首爾演友舞台小劇場,並留下自己的聯絡方式,隻為能夠成為演友舞台一員。突然有一天,演友舞台舉辦活動,人手不夠,宋康昊被召集參與了其中的工作,並正式加入劇團。
成為劇團團員,並不意味著立即可以站在舞台上表演,好在屬於宋康昊的運氣還是很快地來了。當時演友舞台策劃了一個名為“韓國現代話劇的再發現”的活動,准備排演4部話劇,活動需要大量的演員,於是宋康昊被安排在《童僧》中擔任了“老人”一角,同時也參與了另一出話劇《朴僉知》的演出,正式進軍話劇界。之后的五年,他參加了10多部話劇的表演,積累了豐富的表演經驗。這期間,他還結識了同是話劇演員的黃樟淑,並於1995年結婚,育有一子一女。兒子宋俊平現在是韓國U-16青少年足球隊隊員。
首部電影閃亮登場
1996年,一個偶然的機會,他和電影相遇了。在話劇界前輩金義性的推薦下,他在洪尚秀導演的處女作《豬墮井的那天》中飾演金義性的同學。對於這一次觸電,宋康昊回憶說,“這部電影正正好好拍攝了三天。我是白天拍電影,晚上思考話劇。現在想來,無非是把拍電影當做了一份臨時工作。”
1997年對於宋康昊來說是事業轉折的一年。曾觀看過話劇《蜚言所》的李滄東導演,對宋康昊的表現印象深刻,於是邀請他參加《綠魚》的演出。《綠魚》被視為宋康昊正式登上大銀幕的第一部作品。今日談及此片,宋康昊還是不勝感慨“我能取得現在的成績,《綠魚》是至關重要的作品,我通過這部電影才感覺到什麼是‘電影演技’。之前,參加《豬墮井的那天》的拍攝,僅用了三天,根本沒有時間思考何謂‘電影演技’的問題。”這之后,宋康昊把事業重心轉移到了電影。
從無名小輩到頂級明星
同年開映的《勝者為王之阿三》,是打上“宋康昊”個人印記的作品,就此大眾開始知道“宋康昊”這個名字。宋康昊在影片中展示了其精湛的演技,他飾演的說話結巴的黑社會組織小頭目,其方言台詞甚至都成為當年的流行語,並引發“宋康昊症候群”。宋康昊亦憑借此片贏得了他生平第一個獎項——1997年大鐘獎最佳新人男演員獎。
1998年,宋康昊出演了金知雲導演的處女作《死不張揚離奇失魂事件》和姜帝圭導演的《生死諜變》,都獲得了巨大成功。2000年,他終獲機會擔正演出,並通過朴贊郁導演的《共同警備區JSA》和金知雲導演的《茅躉王》,奠定了在韓國電影界的地位。以后,他又接拍了《我要復仇》、《YMCA棒球隊》、《殺人回憶》等作品,令他在韓國一線男星之列站穩住腳。之后的幾年,他持續發力,借助《親切的金子》、《密陽》、《義兄弟》、《雪國列車》等佳作,成為韓國極具票房號召力的國民影帝。
![]() |
(責編:牛寧)
宋康昊 韓國電影界 票房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