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評論時政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新加坡雲南吉林紅色記憶南粵魯東中原創投成渝書畫贛鄱旅游IP電視華商紙媒滾動

海外網海外網>>評論>>博採眾長>> 正文

陳平:金磚銀行開啟“后美國時代”【2】

2014-07-18 08:23:00|來源:海外網|字號:

第二,美國、歐盟、日本在危機期間,拒絕改革國內金融體系,在利益集團內斗下也無法推行凱恩斯政策,隻能相繼採取零利率,甚至負利率的貨幣政策大印鈔票,利用美元、歐元、日元作為儲備貨幣的特權地位,對外轉嫁金融危機,大量熱錢涌入新興市場國家,導致發達國家的低利率、低通脹,和新興國家的高利率、高通脹,增長率大幅波動,貧富差距急劇擴大。國際投機資本乘機大施兼並民族企業,控制發展中國家,強化發展中國家對西方的依賴。而發展中國家急需的基礎投資,因為周期長、收益低,很難在國際金融市場融資。所以發展中國家早就希望中國能站出來改革國際金融秩序。

第三,中國在金融危機之初,曾對西方國家表達過合作共渡危機的善意,但是西方國家,尤其美國和日本,不但不予理睬,而且把中國的和平崛起作為對西方的主要威脅。美國發現世貿組織已經難以制約中國、印度等發展中國家,又另搞美國主導的TTIP(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伙伴關系協定)和TPP(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議),試圖繞過中國,建立新的保護西方的游戲規則,再強迫中國等新興國家接受。這使新興國家開始團結起來,自主抱團發展。

觀察者網:2008年金融危機過后,美國及西方的影響力在逐漸減弱,這是不是也給了金磚國家發展的機會?

陳平:我發現,最早呼吁中國出來改革國際金融秩序的,恰恰是受華盛頓共識之害最深的拉美國家。2009年9月,在1980年代拉美債務危機期間擔任過巴西財政部長,和美國談判債務重組的巴西經濟學家,在聖保羅組織了一個國際研討會,主題竟然是《危機之后:中國是世界經濟的中心嗎?》,這讓當時的中國人難以想象。會議請我去做主題發言。說實話,我出國做經濟學基礎研究近三十年,只是業余關心中國問題。對中國模式的研究,是在巴西經濟學家的邀請下逼出來的。我在巴西2009年的講演,第一次總結了中國道路的十條經驗,系統批評了華盛頓共識的謬誤,受到與會經濟學家的極大歡迎,當即要求把我的英文講演譯成葡萄牙文發表。會后阿根廷的財政部長就來問我,中國有無可能給拉美國家貸款?我建議他和中國有關方面接觸一下。

會后,組織者還安排我訪問巴西總統的戰略規劃部,他們給我演示巴西的發展規劃,把巴西和中國的大地圖並列,仿照中國的高速鐵路和高速公路的布局,要發展巴西的基礎設施。他們開宗明義的第一個問題就是:為什麼中國能夠有獨立自主的發展政策,而巴西的規劃隻要出爐,就立即招來西方的批評?我的回答是,中國能實行獨立的發展政策,能管制資本賬戶,擋住國際熱錢的沖擊,因為中國有獨立自主的工業科技和國防體系。巴西經濟學家給我介紹了他們的發展經驗。事實上,巴西一度發展比中國還快。巴西的土地資源豐富,人民熱情友好,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責編:宋勝男)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金磚,普裡戈金,新政治經濟學

評論時政國際娛樂文史地方華商

熱圖>

最新熱點>

中共中央領導人的軍裝照(組圖)

娛樂炫圖>

最新排行 >

史海鉤沉>

精選圖片>

視頻>

論壇熱帖>

猜你喜歡>

最美中國名校“校花”巡禮--北京篇 (高清)

江澤民胡錦濤等卸任領導人都在哪露面(組圖)

評論|時政|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滾動

新加坡|雲南|吉林|紅色|南粵|魯東|創新|中原|創投|成渝|書畫|贛鄱|IP電視|華商|紙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