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評論時政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新加坡雲南吉林紅色記憶南粵魯東中原創投成渝書畫贛鄱旅游IP電視華商紙媒滾動
2014-07-18 08:23:00|來源:海外網|字號:
觀察者網:金磚五國最初是一個經濟聯系,隨后政治色彩逐漸加強。那麼,從經濟和政治角度來考量,金磚國家開發銀行能否撼動美國稱霸的全球秩序?
陳平:如果金磚五國能在實踐中創出一條合作發展的新路,必將撼動美國的金融霸權。我們來看如下的事實:
依據聯合國統計局和美國中央情報局的最新數據,金磚國家的人口達30億,佔世界人口的42%,為美國人口的9.5倍,歐盟人口的6倍。真實GDP按購買力平價計算,是23萬億美元,佔世界GDP的27%,為美國的1.3倍,歐盟的1.5倍。外貿總額為3.8萬億美元,佔世界總額的17%,為美國的1.7倍,歐盟的1.4倍。外匯儲備達5萬億美元,為歐盟的6倍。金磚國家開發銀行的初期協議資本即高達1000億美元,而IMF和世界銀行的資本也不過3000億美元的規模。歐盟2007-2013年用於援助轉型國家的結構整合基金也就4600億美元的規模,平均每年不到800億美元。據說,中國在非洲的外援和投資,這些年早已超過世界銀行,所以西方開始宣傳攻擊中國是“新殖民主義”。
由此可見,金磚國家開發銀行哪怕開始隻發展金磚國家之間的金融合作,幾年后就可能超越IMF和世行對發展中國家的貸款規模,擺脫美國對發展中國家的控制。如果金磚銀行進一步擴大經營范圍,吸引更多的發展中國家加入,可以考慮給急需基礎設施投資的東歐和南歐國家貸款,則美國主導的金融霸權體系將不得不和金磚國家合作,最終成為多元體系,否則就有被新興國家邊緣化的危險。因為金磚國家除了南非之外,經濟增長率都高於發達國家。
觀察者網:在整體目標和具體運作上,它和世行、IMF最大的差異在哪裡?
陳平:第一,世行和IMF的整體目標是建立和維護美國主導,西方、日本輔助的不平等的國際分工體系,發展中國家只是發達國家的依賴經濟。在冷戰時期,還是西方圍堵社會主義經濟,約束發展中國家經濟的工具,所以,金融政策和西方的政治密切相連。金磚國家開發銀行的整體目標隻有一個,就是獨立自主的發展民族經濟,建立平等互惠的合作關系。從經濟結構看,俄國、巴西、南非都是資源輸出大國,中國是制造業的輸出大國,印度是服務業的輸出大國,五國之間有很強的互補關系。金磚四國都急需基礎設施的巨大投資,中國有巨大的外匯儲備,又有世界最強的基礎設施的裝備和施工能力,與其投資美國國債,匯率間接受美元控制,不如投資新興國家的基礎設施,以形成長期的伙伴關系。
第二,金磚國家開發銀行的股份結構是平等的,沒有一國能控制理事會和日常經營,銀行總部設在上海,但是行長和理事長分別由印度人和俄國人擔任。這不但在道德上對美國金融霸權提出挑戰,而且在國際政治上打破美國試圖拉攏俄國和印度制衡中國的圖謀,是極為高明的政治安排。美國口頭上唱民主的高調,在國際事務上是一家獨大。金磚國家開發銀行的建立,超越了美國和前蘇聯的國際金融模式。
![]() | ![]() |
金磚,普裡戈金,新政治經濟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