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8-26 08:53:00|來源:海外網|字號:
海外網8月26日電 據觀察者網文,【8月24日,是老舍先生逝世的日子。多年來,老舍的文學作品不斷被搬上各類熒屏舞台。今年6月25日晚,由徐瑛編劇,郭文景作曲,改編自老舍同名長篇小說的歌劇《駱駝祥子》在北京國家大劇院首演。在歌劇音樂的背景之下,張旭東教授透過文本,再次解讀了“何謂祥子”。“祥子”是阿Q的兄弟,他們共同站立在現代中國的起點,像找不到家的野鬼孤魂一樣注視著所有后來的中國人。在藝術領域裡把他們呈現出來是現代主義(而非現實主義)的使命。而在現實中送這兩個幽靈回家安歇、祛散他們魔力和詛咒的則是革命和革命帶來的真正意義上的現代國家。】
《駱駝祥子》同魯迅的《阿Q正傳》一樣,在五四以來新文學作品中擁有最多的讀者、最大的知名度,但卻同時也是最難把握、最具有閱讀和闡釋的不確定性(或者說可能性)的文本。這樣的作品在另一種藝術形式中再生,意義絕不下於在另一種語言裡獲得自己生命的來世,它們都為作品提供了新的閱讀、分析、體驗的可能性。 除了對歌劇改編這種特殊的 “翻譯”形式抱有強烈的興趣和好奇,自己也曾一度關心80年代以來的中國先鋒音樂,只是陰差陽錯,郭文景的音樂一直未曾聽過現場。更巧的是,這個春季學期趁紐約大學休假在北大開的博士課程最后一課剛好是重讀《駱駝祥子》。本來6月25號這天要從巴黎直飛東京,但出於以上原因,決定中途在北京停留一天,以便躬逢其盛。
音樂響起,大幕拉開,令人高興的是,郭文景的音樂仍然終於當年先鋒音樂的審美理想,在歌劇形式下雖然要盡量照顧民俗、敘事、抒情等戲劇性要求,但仍然不放過任何機會在無調性、和聲、配器等方面展示現代主義音樂的基本元素。直至歌劇終了,音樂的形式、結構和審美強度一直把歌劇《駱駝祥子》保持在一種藝術創造的氛圍中。這種嚴肅的、探索性的形式實驗本身給當晚的演出給人帶來了正在見証一樁文化事件的特殊感覺,這同小說《駱駝祥子》的經典地位相吻合,但因為老舍作品自身的平民性和家喻戶曉的接受史,非但沒有絲毫陽春白雪、曲高和寡的緊張感和疏離感,反倒為中國先鋒音樂或實驗音樂帶來了一種姍姍來遲的集體性甚至群眾性。或許這只是首演之夜的特殊感覺,但如果歌劇《駱駝祥子》日后能獲得持久的認可,這種混合風格、“洋為中用”、“舊瓶裝新酒”的文化實驗,或許是原因之一。
祥子,駱駝祥子,歌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