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8-27 08:39:16|來源:參考消息網|字號:
【延伸閱讀】
美媒:美國應換種方式領導世界
2014-07-22 08:35:00
參考消息網7月22日報道 美國“智謀者”網站7月17日發表了題為《美國力量怎麼了?》的文章,作者是美國中情局前副局長約翰·麥克勞克林。文章稱,力量,美國人本能地把這個詞與美國在世界扮演的角色聯系起來。事實上,多數美國人在成長過程中都認為美國是世界領袖並將繼續充當這個角色。
但是,隨著中東局勢失控,俄羅斯挑戰歐洲秩序,恐怖主義再度抬頭,中國在亞洲大力擴張影響,提出以下問題是合理的:所謂美國強權下的世界和平是否已日薄西山?美國的力量是否快要耗盡?
文章稱,要領導這個新世界,美國必須按輕重緩急列出國內要務,還必須做好准備要採取不同的領導方式。
經濟地位不斷下降
文章稱,2008年金融危機后,上面第二個領域中的偏差改變了美國力量的狀態,動搖了自1991年蘇聯解體后美國前所未有的統治地位,打亂了二戰結束以來逐漸僵化的世界秩序。自2008年以來,因為美國和歐洲有缺陷的金融政策,我們目睹全球對美國力量和影響的一大基礎信心受損,這也是其他人漸漸依賴的東西:美國的經濟體系。因此,美國恢復支配地位的核心希望在於弄清如何回歸以經濟為基礎的力量。
很容易看到可能預示美國統治地位終結的所有因素:美國在全球經濟活動中所佔的比例不斷下降(有些人估計上個10年下降超過30%)﹔美國在長達10年的戰爭中承擔了過重的責任﹔在兩次世界大戰使美國成為全球老大的反常時期之后,世界強國之間開始回歸更為自然的平衡。
先別這麼快下結論。美國之前也經歷過“衰落焦慮”:20世紀50年代,蘇聯先於美國發射人造地球衛星﹔70年代,越戰之后﹔80年代,美國害怕所說的“日本公司”,因為日本企業開始勝過我們並且大量買下洛克菲勒中心這樣的美國象征。
文章稱,但是,今天的挑戰有所不同。以中國為例。與曾經的蘇聯不同,中國的經濟增長是真實的。與日本不同,中國人口規模是美國的四倍,而且能迅速重新分配資源和勞動力。中國人已經深思如何做好准備迎接全球競爭。不久前,作者請一位中國高官指出中國最重大的國家安全問題,她沒有提到任何一個海外問題,而迅速答道:“內部發展!”中國人清楚局勢:他們知道,關注自身事務確保在更大范圍內取得成功。
依靠聯盟領導世界
即便如此,必須記住的是,美國曾經多次調整適應,重新開始,比如在蘇聯發射衛星和越戰之后。此外,沒有哪個國家的全球文化吸引力能夠匹敵美國。少了美國,世界的重大問題都難以解決,盡管我們也不能獨自解決這些問題。美國的所有競爭者,包括中國,都因為深刻程度遠遠超乎我們想象的社會分歧而受阻。
那麼,什麼可能打破平衡?
一,國內要務。我們的體系在18世紀誕生時是全世界前所未有最具創意的。但是,我們已經忘記,它是妥協的產物。今天要想有競爭力,我們必須學會如何打破黨派僵局,這阻礙我們應對眼下的挑戰。
二,教育。我們的大學仍然領先世界,但人人都知道,我們的中學在科學和數學方面漸漸落后:有25個國家排在我們前面。但低平均分源於一個更微妙的問題:教育體系固有的不平等,最富裕的地區出產頂尖的學生,其他地區則成績不佳。
三,人員與邊境。人口狀況對美國有利。到目前如此。中國將在大約10年后面臨“老齡化危機”。印度的“富人”與“窮人”之間存在鴻溝。第三世界大都背負著人口過剩、高失業率和“青年人口激增”等問題。美國的人口則發展平衡,不斷通過移民得以更新,並且因為精英領導而自我改善。
就算把所有國內要務按順序排好,我們也無法獨自領導世界。我們需要依靠聯盟。在全球信息革命中,跨國問題佔醒目地位,因此我們不能像二戰后那樣憑一己之力設計許多機構,也不再有面對一個共同威脅動員他國的奢求。今天,我們必須更像樂隊指揮而非獨奏者。
與此同時,我們大概還會繼續承擔提供“公共產品”的重負,包括維護海上安全、調停糾紛、組織相關國家應對恐怖主義或核擴散這樣的共同危險。要做到這一點,我們必須警惕周期性影響美國政策的孤立主義沖動,即將到來的能源自給可能促使我們再度把目光轉向國內。
聖戰分子,世界秩序,i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