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網首頁移動客戶端評論資訊財經華人台灣香港城市歷史社區視頻雲南新加坡滾動

海外網海外網>>評論>>媒體集萃>> 正文

王蓉“神曲”,其實是一份研究報告

2014-10-30 09:38:41|來源:新京報|字號:

作為一個曾經寫過唱過《完美》《哎呀》《爸爸媽媽》《我不是黃蓉》《加倍》的歌手,王蓉推出的這一系列歌曲,更像是在說明,她是怎麼看待“神曲”的,制造一首“神曲”需要哪些要素。她的“神曲”,是對“神曲”和聆聽“神曲”人群的評價。

接連推出極富爭議的單曲《好樂Day》和《壞姐姐》之后,歌手王蓉又推出《小雞小雞》以及MV,歌詞由“小雞”、“公雞”、“母雞”、“咯咯 day”和一句“誰偷了我的chua米”組成,MV則描繪出一個發生在農場裡的故事:一群動物生活在農場裡,其樂融融,突然有一天,母雞咆哮了:“誰偷了我的chua米”,隨后潑悍地大叫“咯咯day”,小動物們隨之沸騰,各自陳情。

歌挺有趣,MV拍得不俗,但人們已經對王蓉形成評價慣性,隻要她出歌,必然得到“瘋了”、“隻聽三十秒就受不了”之類的評價,而她的歌,也順理成章地被歸到“雷曲”、“神曲”的類別之下,和《兩隻蝴蝶》《香水有毒》《愛情買賣》《傷不起》《最炫民族風》《小蘋果》等等進入“神曲正冊”,以及《那一夜》《老鼠愛大米》《自由飛翔》《斯琴高麗的傷心》《犯錯》《求佛》《套馬杆》《坐上火車去拉薩》等等進入“神曲副冊”的歌放在了一起。這些歌,已經像裝機音樂一樣,進入了全體中國人的下意識。

什麼是“神曲”?具有網絡流行可能的歌曲,因為某種難以言說、無法復制的原因,釀成全民傳唱的局面,並因其具備被惡搞、被制作成各種衍生影像制品的可能,成為網人娛己娛人時的首選,最終成為娛樂認同物,裹挾了黑色幽默、自我嘲謔、賤文化等等元素,甚至成為一種潮流。而音樂人沈黎暉則這樣概括“神曲”:“只是被聽眾找到了共通點,有點無厘頭、黑色幽默,然后激發大家集體創作的動力,演變成‘神曲’。也許,創作者壓根就沒有這些意思,隻能說現在網友的智慧造就了這些神曲。”

“神曲”貌似非人力能為,“成為神曲”的路徑,可以復述,卻無法復制,通過網絡發布的歌曲成千上萬,沒有人知道哪一首會獲得這樣普遍的認可,連《最炫民族風》的作者張超也隻得到了一點經驗:歌曲得是中性的,不牽涉男女情事,即便有抒情,也並不指向具體的人,能讓從幼兒園孩童到公園舞蹈隊大媽當做伴舞歌曲,而毫無不妥。

但通過王蓉對神曲的有意模仿,我們卻能看出神曲的創作規律:1.能夠制作成勁歌﹔2.每分鐘120拍左右,不能更快,也不能太慢﹔3.節奏和旋律適合在無意識狀態下進行無限循環﹔4.必須要有配套舞蹈,易於模仿,能夠制作模仿視頻上傳,可以在公司聯誼會、幼兒園文藝匯演等場所進行表演﹔5.歌詞、MV、歌者風格可以提供吐槽點,例如“擦掉一切陪你睡”﹔6.適度加入歐美日韓流行文化的元素。《好樂Day》、《壞姐姐》和《小雞小雞》都是在揣摩了“神曲”規律之后拿出的研究報告。

當然,毫無意外,“神曲”和所有過度流行的事物一樣,被扣上了“低俗”的帽子。但可怕的不是迎合“神曲”,“神曲”干燥乏味,而是我們現在隻有“神曲”。“神曲”恰好出現在MP3播放設備開始降價和普及的2003年,並隨著傳統唱片業的崩潰一路高歌猛進,最終,我們的流行音樂領域,隻剩下了“神曲”。

“神曲”無罪,但一個隻有“神曲”的世界,卻無比可怕。更可怕的是,“神曲”式表達(包括對“神曲”的吐槽、對“神曲”舞蹈的模仿)正在制式化,連批評都不出意外。這才是“洗腦”的真正含義:人們不是被洗腦的,是人們主動選擇了被人左右、被人套路化程式化,並津津樂道。

 

(責編:王書央)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神曲 視頻上傳 王蓉 小雞 吐槽

評論時政國際娛樂文史地方華商

新聞熱圖>

最新熱點>

香港“佔中”者繼續集結與警方對抗

娛樂炫圖>

最新排行 >

史海鉤沉>

圖片精選>

視頻>

論壇熱點>

新聞推薦>

閉月羞花金發女模地鐵走紅引萬人熱追

傳潘粵明董潔已復合搬回愛巢(圖)

評論|資訊|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滾動

新加坡|雲南|吉林|紅色|南粵|中原|書畫|絲路|魯東|創新|創投|成渝|贛鄱|錢江|食品|IP電視|華商|紙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