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0-30 07:29:00|來源:人民網-環球時報|字號:
阿富汗新總統加尼28日至31日對中國進行上任不到一月以來的首次對外訪問。中國同意2014年向阿方提供5億元人民幣無償援助,未來三年中國還將繼續提供15億元人民幣的無償援助。兩國簽署了經濟技術合作協定,中方承諾未來五年將為阿富汗培訓3000名各領域專業人員。此外名為伊斯坦布爾進程的涉阿合作機制明天將在北京舉行第四次外長會議,這一切勾勒出中國在阿富汗扮演的新角色。
美英兩國26日在它們的駐阿軍事基地降下了各自的國旗,標志著兩國軍隊在阿作戰任務的結束。加尼在這個時候將上任后的首訪選為中國,引來外界豐富聯想。
然而不能說是美國的力量從此“撤出”了阿富汗,中國將取而代之。這樣的夸大其詞會誤導很多人對這一地區形勢的認識。美國在調整自己在阿富汗的角色,但它並沒有離開。仍有約一萬美軍留在阿富汗至2016年。這期間他們不再直接打仗,但是會幫助華盛頓在這個國家及周圍的影響力得以過渡和延續。
即使美軍的最后一個士兵撤走,中國也決不會把美國和北約所發揮的作用都攬到自己身上,做阿富汗局勢新的強勢干預者。中國是最早呼吁“阿人治阿”的國家,一向支持阿富汗的和平重建和民族和解。用自己的力量強行在阿富汗開創一個局面,這不是中國願意做、並且認為自己有能力做成的事。
阿富汗原有的內部結構和它所在的地區結構都被這13年的戰爭打亂了,新的平衡和穩定很不牢固。美國在這裡投入巨大資源,但收獲十分有限。美國到臨走也未能平定阿富汗亂局,它在這裡威懾中俄的附帶目標也不再被戰略界提及。美國“撤”的心要高於鞏固在這裡僅有的那點“得”的心。
阿富汗是名副其實的“大國墳墓”,昔日的大英帝國、蘇聯都在這裡栽過跟頭。中國如果放開尺度“全面進入”阿富汗,肯定風險巨大。除了與中國不干涉別國內政原則相矛盾,阿富汗各派是否願意等因素外,還可能包括美國剩余影響力的掣肘。那幾乎是不可為的。
然而現在西方總說中國在阿富汗“搭便車”,希望我們多出力。阿富汗上下對中國參與重建寄予很高期望。更重要的是,阿富汗有中國的很多利益。兩國在阿有建設銅礦和開採油氣的前期合作,而且阿富汗是中國的鄰國,它不穩定,周邊地區必受影響。
因此無論參與阿富汗的和平與重建進程風險有多高,中國都必須去。阿富汗的周邊都是中國對外合作的重點地區,幫阿富汗一把既是我們自己的利益所在,也是眾望所歸。
問題的核心在於我們怎樣參與?應當說我們這方面的經驗不多,但經驗都是走出來的。我們堂堂正正地前往,而且崇尚循序漸進,懂得多交友、不樹敵的道理,我們在阿富汗的風險就會是可控的。阿局勢即使惡化,也不會成為中國的“陷阱”。
隨著中國利益的擴散,我們已無法把自己同世界上的難題都切割得干干淨淨,我們或許會惹上一些不可避免的麻煩。在非洲和中東,我們已經面對了一些復雜關系,看來這真的是做大國的一種代價。我們將逐漸對這種情況感到習慣。
又說回來,有付出就會儲存一份未來的收獲。阿富汗是有可能為新絲綢之路添彩的一環,如果阿富汗在未來逐漸穩定下來,將成為中國西部對外開放的新空間。那樣的未來是值得我們參與塑造的。▲
阿富汗,中國參與,作戰任務,陷阱,搭便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