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5月27日08:45来源:海外网字号:
摘要:中国海军的水面舰队能以本土武器的惊人射程为掩护,这就缓解了中国海军建设的紧迫性。 |
海外网5月27日电 日本《外交学者》杂志网站5月23日发表题为《中国特色空海战》的文章,作者为美国海军军事学院战略学教授詹姆斯·霍姆斯。文章称,美国海军和空军领导人日前在美国《外交政策》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很长的文章,解释了海空两个军种的“空海战”理论。
作者称,文章的某些内容让其眼前一亮——中国正以“反干涉”作战的名义(用西方术语来说叫“反介入和区域拒止”)推动自己的空海战略。你甚至可以称之为“空海陆”战略,因为中国有部分海上力量掌握在第二炮兵部队(即导弹部队)手中。不过,海上联合作战不算是新鲜事物。人们可以从历史中找到许多沿海国家整合陆军、海军直至空军力量投入海战的例子。
下面这个极具现代意义的事例就出自美国历史。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西战争期间,民众的观点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美军的作战,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普通美国人对于西班牙舰队的强大怀有过多的恐惧。纽波特、纽约等港口城市的市民强烈要求政府保护自己不受敌方海军的袭击。他们的诉求分散了本应投向加勒比海和菲律宾群岛主战场的物资。
为安抚民众情绪,美国海军组建了一支负责大西洋海域的分舰队。海军还在东海岸港口城市部署了古老的小型装甲炮舰(相当于19世纪60年代的铁甲舰)。当时的美国战略家马汉说,这些装甲炮舰几乎不具有军事能力,但确实起到了安慰剂的效果。而西班牙舰队没有出现在美国沿岸地区,也就不会去检验美国炮舰的能力。于是,这些炮舰虽然老旧,但还是完成了任务。
文章指出,在上述事例的启发下,“海权论”的倡导者马汉撰写了《对西班牙战争的经验教训》一书的开篇论述。人们常常批评马汉毫不关心陆地上的事务,不过这一次,他提出可以利用陆军力量为海洋服务。如果在特定港口部署远程海岸炮,就能构建实实在在的防御力量。陆军炮兵的存在使海军不必为保护港口而额外调遣军舰。
从海岸防御任务中解放出来的海军舰队可以开往世界各个海域,根据国家领导人的要求履行进攻职能。这种情况可以被称为“陆海战”。美国陆军为大西洋海港支起了一面“巨盾”,海军舰队则远赴海外,充当美国外交政策的触手。或者用美国前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的话来说,陆军使海军变得“自由自在”。
文章称,上述内容听起来酷似中国的海权战略,只是略有变化。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陆基武器和短程海军武器可以防御敌军的进攻,而海军舰队主力可以像马汉与西奥多·罗斯福时代的美国海军那样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在大海中驰骋。只是有一点变化:当今陆基海洋武器的威力非常强大,中国海军的水面舰队可以一边以本土武器的惊人射程为掩护,一边仍然在很大程度上保持“自由自在”的状态。这就缓解了中国海军建设的紧迫性,为舰队实验提供了时间,同时为北京增添了多种威慑与遏制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