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收藏首页|简体|繁體

海外网>>评论

高望:阿黛尔得奖,中国的拉拉会怎样?(图)

2013年05月30日15:23来源:海外网字号:

摘要:TA们只是我们中的1%,我们不需要去鼓励,而促成TA们成为10%或更多,因为这并非自然繁衍规律;但也不必让TA们在整个社会层面归于零而完全转入地下,因为这也并非是现代社会的思维逻辑。

第66届戛纳国际电影节在喧嚣中归于平静,法国导演阿布德拉迪夫·凯西什的作品《阿黛尔的生活》(La vie d'Adèle )众望所归,获得金棕榈大奖。

由于曾经学习法语的缘故,我对法语片一直有特殊的偏好。这十多年来,法语片在国际上也有不错的口碑。2001年的《天使爱美丽》(Le fabuleux destin d'Amélie Poulain),2002年的《蝴蝶》( Le papillon),2004年的《漫长的婚约》(Un long dimanche defian?ailles)和《放牛班的春天》(Les choristes),2007年的《只要在一起》(Ensemble, c'est tout)2008年的《墙壁之间》(Entre les murs)都属上乘之作。法国对文艺片一直以来情有独钟,是“保留项目”,而一些看似平淡的故事总能发掘出细致入微的人文关怀,用每个个体讲述着千差万别但又普世的爱,温暖着每一个人。

凯西什导演选择了拉拉这么一个非主流小众群体作为聚焦对象,是令人兴奋的并且也是令人有所顾忌的。而影片首映之时正值法国国民议会批准了同性婚姻的法案,引发了法国社会的激烈讨论。

而本片并未涉及到政治,不得不说也是个高明之举。脱离了宏大的社会背景反而能从拉拉之爱中寻找更为深切的心灵之旅。从观影者的讲述来看,拉拉之爱矛盾源于阶级差异,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门第。而门第进一步表现为对生活的态度和理解的鸿沟。对于阿黛尔来说,一步步发现自己与众不同的性取向,到一步步找到真爱,又一步步失去爱人,最终在趋于完美的时刻彻底破碎,其实在本质上也剥离了拉拉这个承载符号,延展成为对于普世的爱的渴望、兴奋、焦躁、不安、纠结、坚守等等。而结局很可能是不同灵魂的相爱,却只能如同两条相交直线在碰撞的那一刹那义无反顾的分道扬镳,留下的是难以割舍的痛,但生活依然在继续……这正是非主流让主流体会到的“深刻”。

离开电影,再说拉拉。《阿黛尔》让拉拉走入人们的现实生活,也让法国人陷入一场同性婚姻是否合法的大论战。反对者和赞成者都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法国国民议会在纠结之后的坚决,显示了立法机关对这个少数群体的宽容、对博爱更广阔的理解以及面对人类自己差异个体的勇气。然而对于仍然把同性结婚视为罪恶的天主教社会的法国来说,这个立法确是不小的冲击。在世俗的进步和在教义的坚守中,何去何从?也许只有时间能告诉我们答案。

影片到了中国,又能有怎样的效果呢?拉拉们能否在社会的一角找到自己的话语呢?虽然我们整个社会在迅速的西化,但也有一股强大的力量在与其拔河,努力做着纠偏动作,让我们的民族坚守着传统的道德和价值。因此不要说是同性婚姻,就是同性恋,都会成为家庭、社会眼中的异类,成为新闻媒体曝光的题材,甚至在以前他们约会的场所被认为是涉黄或者是淫乱的窝点而被清理掉。虽然同性恋如今在媒体面甚至在微博里多一些话语空间,但整个社会,特别是周围的社会关系以及传统意义上的家庭结构对于TA们的认同是十分低下的。男同尚不能接受的我们,拉拉又怎能除去对自己卑微的社会理解呢?

也许这并非正常,虽然把TA们从精神疾病中除名已经体现了某种进步。西方对TA们的过度张扬与我们对TA们的躲避厌恶其实都是一样的。TA们只是我们中的1%,我们不需要去鼓励,而促成TA们成为10%或更多,因为这并非自然繁衍规律;但也不必让TA们在整个社会层面归于零而完全转入地下,因为这也并非是现代社会的思维逻辑。面对人类的不同“版本”他与她,宽容是我们最应接受的价值。

《阿黛尔的生活》今年9月在法国上映,我希望尽早能看到。

(注:本文转载自“高望-凤凰博客”,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分享到:

(责编:牛宁)

相关新闻 >

美图精选 >

国内国际台湾华人视频论坛

评论 >

图片 >

视频 >

国际 >

国内 >

娱乐 >

港澳台 >

文史 >

辣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