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收藏首页|简体|繁體

海外网>>评论>>媒体集萃

高波:“网络民意”背后的三种面孔 

2013年05月31日08:46来源:《环球时报》字号:

摘要:他们给自己营造了一种精神上的挫败感和凄苦感。改变观念比拔牙更痛苦,我不指望这些“公知”名人会改变想法,但我相信中国不断发展的事实,会逐步挤压他们缺乏自信的“意见”的生存空间。

网络声音被很多人认为是民意的体现,但都是些什么人在网络上表达“民意”呢?

一是寻找“存在感”的网络批判者。此类人有较多的时间泡在网上,在现实中往往又较少“话语权”,说话没人听。于是在网络上发言,成为他们体现自身存在的重要途径。他们总是就一些社会贪腐现象进行网络批判。他们的标准很高,心情很急切,恨不能一夜之间就消除中国所有的贪腐。这种看似很正义的姿态,事实上也透出了他们情绪性的宣泄和过于理想化的偏执,他们无视社会构成的复杂性,等不得消除贪腐现象需要长期艰苦的努力。

二是谋求某种具体利益的“水军”。如今在网络上,付点钱可以为你的微博增加粉丝数,为你的博客增加点击量。同样,只要付钱,也有专门的公司或团队为你就某个话题进行策划,为你组织“水军”在网络上造势。一些行业或部门,为了自身的利益也会这样做。一位在中学当教师的朋友告诉我,前年校车事故出来后,他们中学的领导要求每个年轻教师必须在网上跟帖200条,要求解决校车问题。

三是“公知”名人等“意见领袖”。“公知”名人在功成名就、有钱有闲之后,到网络上施展他们参政议政的抱负来了。这本也正常甚至应该提倡,只是这些“意见领袖”的“意见”,实在让人看低。改革开放30年了,中国的发展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让中国人民深深受益,这些“公知”名人,本身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受益者,可在谈及国家的发展道路时,他们还是唯西方马首是瞻,一点新意都没有。他们给自己营造了一种精神上的挫败感和凄苦感。改变观念比拔牙更痛苦,我不指望这些“公知”名人会改变想法,但我相信中国不断发展的事实,会逐步挤压他们缺乏自信的“意见”的生存空间。

“网络民意”的背后当然不是只有这几副面孔,但这几副面孔肯定是其中较活跃的。知道了是些什么人在网络上表达“民意”,对他们所表达的“网络民意”,我们即不难把握其实质,也就知道该如何应对了。▲(作者是新疆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分享到:

(责编:吴杨)

相关新闻 >

美图精选 >

国内国际台湾华人视频论坛

评论 >

图片 >

视频 >

国际 >

国内 >

娱乐 >

港澳台 >

文史 >

辣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