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6月04日09:36来源:海外网字号:
摘要:就业难是普遍存在的,对在北京或者京外读书毕业生没有明显对待上的区别,当然也不存在对待上的优待。 |
但凡是选择报考外地高校,除了某些刻意对专业的追求(例如就奔着同济的建筑学)以外,大多是都是希望在有限的分数排名条件下选择办学层次更高一些的学校。其次就是有一些考生和家长的“985”、“211”高校情节。考不上在京“211”,也一定要考一个外省的“211”。其中有很大一部分考生是受到其家长的影响,有些家长本人就是当年外省“211”的毕业生,自己从心里就非常清楚那些学校与京城一些普通校相比谁重谁轻。尽管如此,也还是很少有人在其分数排名情况可选学校 / 专业层次相同的情况下,优先选择外地高校。因此大多数选择外地高校都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经过认真思考痛苦抉择的结果。
我相信但凡有一点头脑的专家,都不会在考生明明能上一所北京高校/专业的情况下,一定要推荐考生去上外地相同层次的高校/专业。我相信那位家长留言中提到的几位专家也不会这样做。
在家长们问到上外地高校对回京就业有什么影响时,晨雾一般都是这样回答:
1.如果你打算本科四年之后考研回京,那么几乎就没有什么影响。北京的高校在录取研究生的时候,会非常清楚你就读的学校是一个什么样的层次。比如说北航在录取研究生的时候,对哈工大、西工大、南京航空这几所外地高校的学生绝对会十分重视的。因为在航空航天系统,这几所高校是平起平坐的,北航除了地处北京这个地理上的优势,在有些学科上甚至不如人家。
2.如果你打算四年后回京就业,你就读外地的学校本身绝不会对你有负面影响。但是在参加北京用人单位的招聘活动方面,与在京就读相比,你会遇到很大的不便。主要体现在如下三方面:
1)消息不灵通:北京的高校都十分集中,一所高校有招聘活动,同学之间传播,很快周围几所高校就全部都知道了。可是你在外地,等你知道了,人家都结束了。
2)交通不便利:招聘活动一般在大四开学之后就开始了,这个时候你还有课以及毕业论文环节。不可能每天坐在北京家里。即便不考虑交通费用,你也不可能每一场招聘会都来参加。另外用人单位通知你面试,你也总得来吧。比如说一位学生刚回京进行了一个面试,赶回外地学校,信箱里就有收到了另一家公司的面试通知。这本是一件好事,但是他心里一定再说,你怎么不早点来通知?可是这种情况对北京就读学生来说就无所谓,因为他随时都能去面试。
3)影响正常的学业。在外地就读打算回京就业,在找工作环节一定会比在京考生付出更多,包括时间上和精力上的。对你最后一年的学习一定会造成影响。好在现在多数高校都把学生就业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最后一年的课程安排较少。但是不管怎样,你总要有毕业论文或者毕业设计环节吧!
在外地就读与在京就读相比,回京就业也不是全都是劣势,也存在优势。由于前面我们已经说明了的理由,你就读的学校层次一定高于你在京可选学校的层次。比如说你处于一本线附近,在北京也就能选市属普通高校,在外地能上一些老牌“211”。晚报上文章所述:“明明是所在省数一数二的高校,同为 “211”“985”的一本院校,却不如一些北京的普通高等学校更为人熟识。”这种现象也许存在,这只能说明一些招聘人员的基本素质不够,有一些市属企业,中小型民营企业可能会是这样。对于多数大型企业,特别是中央部委所属的大型企业绝不会是这种情况。理由很简单,因为在这些企业里从领导到基层有很多外地“211”毕业的学生,他们太了解哪些学生更优秀了。
有一年我到京北航天城去参观,在参观航天器控制部分的时候,我问了一句,你们这些员工都都是北航毕业的吧?人家回答:有北航的,但是更多的是西电和成电的。我明白了。西电就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原西北电讯工程学院,简称西电),成电就是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原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简称成电),这是当年国防科工委系统两所响当当的电子通讯控制类的优秀高校,他们在国防军工企业的影响是很难消失的,以至于这种“西电”、“成电”的老称呼还存在。虽然他们在北京的高考录取分并不太高,但是在当前这些军工国防单位仍然是过得硬的学校。如果到这类大型企业应聘,我就不信外地“211”拼不过北京市属普通高校。
任何选择都不可能十全十美。我相信你们做出的选择也是经过自己认真的思考做出的决定,是相对正确的选择。现在,马上就要高考了。如果说前段时间我们家长在全力以赴为孩子填报志愿在努力,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全力以赴助孩子考试实现最佳发挥。选择外地高校给未来就业带来的种种不便最好现在不要再去想它。高考之后再去认真思考,从晚报这篇文章已经能够解读出一些自己未来可以避免的事情,得到一些教训。要相信我们孩子们的能力,未来前途是光明的。
(注:本文转载自“晨雾-网易博客”,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