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收藏首页|简体|繁體

海外网>>评论>>博采众长

曹菡艾:老外记者们的犹太家世

2013年06月05日09:24来源:海外网字号:

摘要:另一个驻京记者安迪,他父亲是美国著名肾病外科医生,在纽约市和新泽西州行医50多年,是美国肾透析和肾脏移植治疗先行者和专家医生,他曾工作的新泽西的医院有以他命名的肾移植研究所,他也毕生支持慈善事业。

今年初看到《南都周末》曾有一期有关海外记者在中国的封面故事,包括《纽约客》驻京记者Evan Osnos (欧逸文)和其他著名资深记者。最近又看到欧逸文的访谈系列视频,其中他谈到最近几年是外国媒体报道中国的“黄金时代”。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海外媒体派记者驻华,主要在北京和上海。这些老外记者在中国为外国人讲述中国故事,向世界传递来自中国的声音。上面说的对他们的报道中没有提到的也是中国读者大多不太知道的一个事实是,现在在中国,特别在北京,老外记者中很多是美国犹太人,他们包括 《纽约客》的欧逸文,《经济学人》驻京记者Gady Epstein,《洛杉矶时报》驻京记者Barbara Demick,《新闻周刊》驻京记者Dan Levin 和前驻京记者Isaac Stone Fish 等等。在世界上犹太人著名的报人媒体人和媒体大亨一直很多,例如,Michael Bloomberg (彭博社的创始人和现任纽约市长),还有路透社和美国著名的新闻奖普利策奖,是犹太人多年前创立并以他们的姓 Reuter和Pulitzer命名的(顺便说一下,1930-40年代到中国的外国著名记者中也有犹太人,爱泼斯坦(Israel Epstein)曾为《时代周刊》驻华记者,是一位后来加入中国籍的犹太人)。这里我不讲这些海外驻华记者的工作和报道内容,而是说说其中几位驻京美国记者的犹太家庭历史故事。

先说《纽约客》的驻京记者Evan Osnos (欧逸文)。他的父亲Peter Osnos是美国著名记者、媒体人和发行人,曾担任《华盛顿邮报》驻欧洲和东南亚的记者和编辑18年,还曾是著名出版社Random House (兰登书屋)副总裁和发行人,负责过诸如克林顿总统、卡特总统和夫人、当时还不是总统的奥巴马总统以及很多名人的书籍出版。他的父母,即欧逸文的祖父母,是波兰犹太人。他们曾在1940年冒着无数生命风险,从纳粹占领的波兰奇迹般地逃了出来,这也是一部最近美国出版的英文书Isaac'sArmy所记录叙述的波兰犹太人抵抗纳粹历史中重要内容。欧逸文的祖父,在当时德国占领波兰之前,是有相当地位的企业家;祖母是当时极少数的知识女性,是学生物化学的,她表姐继承了开出版社的父业,成为当时波兰和东欧最负盛名的女出版商。在1939年9月1日纳粹德国入侵和占领波兰之后,欧逸文的祖父母,在抵抗侵略者不成后,带着孩子(即欧逸文爸爸的哥哥,即他的伯父),很侥幸和万幸逃离波兰,后来辗转到了罗马尼亚,经过土耳其和伊拉克,最后到了印度孟买。在印度,欧逸文的父亲于1943出生。他们全家四口,即欧逸文的祖父母和他的伯父及父亲,于1944年乘坐军队的轮船,也是冒着极大危险,从印度跨越印度洋和太平洋,最后安全到达美国并从此定居。欧逸文的父亲Peter在那本新书出版后说,他也是在最近才知道他父母和哥哥当年勇敢和历险的细节。

《新闻周刊》前驻京记者Isaac Stone Fish (艾萨克)也有着不凡的家庭历史。他的亲戚在犹太人当代历史上占有重要一席之地。艾萨克去年底之前是《新闻周刊》驻京记者,今年回美国任《外交政策》的助理编辑。美国著名的实业家Dewey D Stone(杜威斯通)是艾萨克祖伯父。这位先人的传奇是去年发行的一部记录片The Dewey Stone Connection: From Exodus to Independence (杜威斯通关系:从大逃亡到独立)的主人公。斯通在从1940年代开始直到他1977年去世,为以色列建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斯通是居住在波士顿的实业家。1940年,斯通曾听了当时世界犹太复国组织的负责人也是后来以色列第一任总统Weizmann(魏茨曼) 在波士顿的演讲,呼吁支持他们要为筹建中的犹太国建立一所研究大学。斯通此后也对以色列建国下定了决心,并为实现犹太祖国的梦想而努力。他利用自己的商业和社交关系以及他的实力在幕后帮助购买船只和武器等为以色列建国作准备。在1948年以色列建国前夕,美国杜鲁门总统曾被美国国务院说服不支持以色列建国,决定不承认以色列。在此困境和危机时,由于斯通从中找人多方帮助,使得魏茨曼得以见到杜鲁门总统,并说服了他让美国支持以色列。后来斯通担任了以色列魏茨曼科学研究所的第一届董事会主席。

另一个驻京记者安迪,他父亲是美国著名肾病外科医生,在纽约市和新泽西州行医50多年,是美国肾透析和肾脏移植治疗先行者和专家医生,他曾工作的新泽西的医院有以他命名的肾移植研究所,他也毕生支持慈善事业。1950年代,当以色列建国初期面临巨大财政和其他各方面困难时,时任以色列总理发起以色列国家债券筹款,主要是在美国的犹太社区中为以色列获得财政支持。当时安迪父亲在纽约是其中积极的支持者和发起人,为以色列当时筹得了急需的资金援助。安迪自己除了当记者,在来中国前还曾业余拍摄过一部获奖纪录片,Four Seasons Lodge (四季旅店)。2006年,他报道过程中偶然听说纽约州Catskill山附近的一个旅店有一群主要是来自波兰的犹太人,他们都是第二次 世界大战德国集中营的幸存者,二战结束后来到美国。安迪得知后决定拍部电影,写真记录这一真实故事,作为后辈的犹太人,有责任有义务做这个公益。虽然他从未拍过电影,但在他的奔波说服感染下,找到了好莱坞著名电影摄影大师和其他各方电影技术人员,他用自己的积蓄并借钱,外加筹得的捐款,他担任制片人兼导演和编剧,经历三年辛勤努力,终于拍摄了这部影片,记录了这群不同寻常的大屠杀幸存者,在他们大多八九十岁时生活中的一个既平凡又不平凡的经历,纪录他们的普通生活和喜怒哀乐。这是一部口述历史的电影,包含了这些幸存者对当年集中营的记忆,更多的是他们如今的快乐生活和乐趣,更不乏犹太人特有的对生活的乐观和信心。这是对美国犹太人的历史的一个记录,一个注释,一个补充。随着时间推移,影片将更加凸显其历史意义和价值。

这些海外驻华记者,天天报道新闻,描述新闻人物事件,视线和重点都放在别人身上,他们的名字时常也不被人记住,而同他们自己经历和家庭有关的故事,他们更是很少或从不写,其中故事也往往鲜为人知。

(注:本文转载自“曹菡艾-凤凰博客”,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分享到:

(责编:吴杨)

相关新闻 >

美图精选 >

国内国际台湾华人视频论坛

评论 >

图片 >

视频 >

国际 >

国内 >

娱乐 >

港澳台 >

文史 >

辣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