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收藏首页|简体|繁體

海外网>>评论

魏青:环保局内“奸细”多,治污情何以堪?

2013年06月06日13:41来源:海外网字号:

摘要:白天规规矩矩生产,一到晚上偷偷摸摸排污,那么这样的公开秘密,为何是记者所发现?难道当地环保部门就真的不知道?监督排污,如果环保部门也有记者的这种昼夜蹲守意识和行为,还怕发现不了污染源头?

醴泉河,岷江的支流,本应是甜美泉水流过之地,如今却是黑液横流,污水浸泡,沿线15万人用水处于威胁之中。记者昼夜蹲守,揭开非法企业排污惊人秘密:夜间偷排污水;环保局内奸细多,上面一检查工厂就放假;污水处理有机关:有人来检查时,就关闭排污暗道,上面污水处理池则按正常程序运转,排放处理过的污水;如果没人检查过问,就打开下面的排污暗道,将没有处理的污水直接排入河中;举报或者反映后,常常面临威胁、报复。谁举报,谁就挨打,最终赔偿20、30万了事。(央视《经济半小时》2013年6月5日)

白天规规矩矩生产,一到晚上偷偷摸摸排污,那么这样的公开秘密,为何是记者所发现?难道当地环保部门就真的不知道?监督排污,如果环保部门也有记者的这种昼夜蹲守意识和行为,还怕发现不了污染源头?还怕治理不好污染?

一有检查的风吹草动,排污的工厂和环保部门就同时知道了,如果没有环保部门和排污企业的“环污勾结”和“勾肩搭背”,怎么会有那么灵通的消息,对偷偷排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背后是权钱交易,有了这样的利益链条,污染怎么能够避免?

在污水处理上设立机关,一方面可以应付检查,另一方面可以偷偷排污,可进可退还可守,一切做的天衣无缝,排污的管道直接通到河流中央的底部,让谁都无法发现,除非天知地知自己知,污染企业的利欲熏心到了何种地步?环保监管的打酱油可见一斑。

面对群众举报,不是积极查处,而是给污染企业通风报信,谁举报,谁就挨打,这让举报情何以堪?还有谁敢于举报?如果污染的举报机制沦落到如此地步,黑液横流,污水浸泡,上游污染下游,就永远是一个时间上年复一年的问题。

更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一方面醴泉河污水浸泡,另一方面当地却在新闻媒体上大肆宣传河流污染治理的功绩,还发明了“白加黑”工作法,这也正好契合了污染企业“白天规矩晚上偷排”的“工作方法”,岂不好笑?面对严重的污染,没有丝毫的内疚之心,反而涂脂抹粉,难道真的不怕老百姓恶心吗?

一条污染的醴泉河,是中国河流污染的一个缩影,其“惊人秘密”其实也不是什么新鲜玩意,也已经被其他地方的污染企业和环保部门所耳熟能详,并以潜规则上演着,6月4日公布的《2012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12年在198个城市4929个地下水监测点位中,较差-极差水质的监测点比例高达57.3%,排污的公开的“惊人秘密”不消失,河流和水质污染将继续。

先建设,后污染,再治理,经济发展“先上船后买票”盛行,只要政绩,只要好处,不管污染,在这样的循环怪圈中,一条条“母亲河”成为一个个“下水道”,人人都是污染者,人人都是受害者,连洁净的水都成了奢侈的梦想,物质发达情何以堪,幸福快乐情何以堪,和谐社会情何以堪,生态文明情何以堪,可持续发展要等到何时才是个头?(魏青

分享到:

(责编:李文慧)

相关新闻 >

美图精选 >

国内国际台湾华人视频论坛

评论 >

图片 >

视频 >

国际 >

国内 >

娱乐 >

港澳台 >

文史 >

辣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