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收藏首页|简体|繁體

海外网>>评论>>媒体集萃

王聃:反思弃考,反思远离高考的人 

2013年06月07日08:35来源:潇湘晨报字号:

摘要:那些放弃高考者将拥有怎样的未来人生?此刻难于想象,但观察别样的远离高考现象,值得思考的是高考对于社会的功用。

作为公共的大事件,在今天,大概没有什么能回避高考的存在,就连这样一个小小的栏目也不例外。但今天,我不想再去说其他,只想关注缺席这场全社会大考的人。譬如,有消息称今年是我国高考人数连续第五年下降,而历年弃考人数更是数以百万计。

在熙熙攘攘的高考季中,这会是一则不怎么受关注的“小新闻”,却是不能被忽视的遗憾。显然,无论是弃考还是高考人数递减,它都有着复杂的社会成因。高考正在成为大众教育的方式,且现实投入与产出是不成物质正比的,这让许多农村家庭选择了放弃。另一方面,是愈加多的人不需要高考就可实现向上流动,好比出国留学正在成为不少家庭的选择。

那些放弃高考者将拥有怎样的未来人生?此刻难于想象,但观察别样的远离高考现象,值得思考的是高考对于社会的功用。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高考既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也在致力打造一个知识中国,这一点已无可置疑。在此之后,尽管也有争议与指摘,但高考还是打破社会固化、实现阶层正常流动的“最不坏”制度。时至今日,它也仍为不少贫寒子弟向上流动的必经渠道。

这恰是当下高考五味杂陈的表情所在。如果说,绝大多数人已经适应了大学对“现代人”的必需意义,那么他同样不得不接受的,是高考对个体命运改变的功能正在弱化。我们总习惯于说教育是最伟大的平等工具,也曾经热情赞美过高考,但如何来给今天的高考下一个定义?社会将一个个孩子交给高考,它又将还给世界怎样的“新青年”?回答这样的问题是令人纠结的,这也未尝不是一些学生与家庭选择远离高考的深层缘由。

我无意去将高考说得过于沉重,它需要的只是一些深度的修复与纠偏。但较之个体,高考永远是人生中无法被替代的一部分。正因为如此,在今天我仍然要祝福,祝福所有走进考场的年轻面孔,祝愿你们从容不迫与正常发挥。这是你们中学时光的终结,而社会有理由为你们创造更多可自由跳跃的土壤与时光。   

分享到:

(责编:吴杨)

相关新闻 >

美图精选 >

国内国际台湾华人视频论坛

评论 >

图片 >

视频 >

国际 >

国内 >

娱乐 >

港澳台 >

文史 >

辣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