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收藏首页|简体|繁體

海外网>>评论

中青网:中国电影人听听,钱多堆不出好电影

2013年06月19日10:43来源:观点中国字号:

摘要:“钱多堆不出好电影”是一种启蒙,而启蒙的落地就要求电影人抗拒浮躁和抵制功利。

  第1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上,好莱坞名导奥利弗?斯通无疑是最耀眼的一颗海外明星。谈及近些年好莱坞片在中国赚得盆满钵满,斯通有点不屑。在他看来,引进的大片是最糟糕的电影,多数是如《超人》之类的“爆米花片”。“法国有很多好的电影都引不进来,大制作是空的灵魂,钱多堆不出好电影,要有爱的故事,有人的内心,这样才能把东西方联结在一起。”斯通说。(《深圳商报》6月18日)

  电影是当代社会最重要的文化现象之一,但是,当下社会各界对电影的诟病颇多,连著名导演本身也是诟病连连,正如斯通所说“引进的大片是最糟糕的电影,多数是如《超人》之类的爆米花片”。尽管什么是好电影,恐怕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但是,“钱多堆不出好电影”,从本质上看,却是一个常识,对中外电影人都适用的常识,但是,在我们这里,显然需要一而再、再而三的启蒙。

  经常听到的议论是,某部电影是大投资,某部电影缺少资金,恍惚间,金钱成了电影品质的决定要素,尽管离开了投资,电影就无法生存,但把投资的多与少,与电影品质挂钩,甚至把起当成是唯一决定因素,实在是一种偏颇。甚至我们可以认为,投资仅仅是一部电影能否顺利生产的前提罢了,而与电影品质无关系,总不能认为投资少的都是坏电影,投资多的都是好电影吧?

  就我国来说,“电影广告植入不要脸”、“电影跟风——流行什么就拍什么”都是弊病的显现,但是,又有不少导演把这些问题看作是投资多少的问题,这未免显得有些吊诡,甚至有一些讽刺的意味。

  “钱多堆不出好电影”启示我们要反思电影界的媚俗化与粗鄙化现象。无须否认,媚俗化与粗鄙化在电影文化中日益蔓延和渗透,已经成为过电影的一种病症。近年来,在电影界,部分电影作品沦为了经济和利益的附庸,严重丧失了精神境界追求的伦理底线。但是,这些问题都被投资问题遮蔽了,甚至都归到了“钱多钱少”的问题上。

  “钱多堆不出好电影”是一种启蒙,而启蒙的落地就要求电影人抗拒浮躁和抵制功利。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当代审美文化是以商业价值为目标的消费性文化,而过度的商业追求使其成为一种不折不扣的媚俗文化,电影业并不例外。米兰?昆德拉指出:“媚俗者对媚俗的需要:这是那样一种需要,即需要凝视美丽谎言的镜子,对某人自己的映象流下心满意足的泪水。”为了迎合大众的口味,很多导演便将粗疏浅陋的流行趣尚奉为最高律令,迷失在世俗的层面里而无法自拔。他们主动丢弃了严肃和高雅,失落了道德和理想,自甘成为媚俗和功利的牺牲品。如此以来,斯通眼中的好电影标准——“有爱的故事,有人的内心”——还能存在吗?

  “钱多堆不出好电影”是对电影缺少灵魂的声讨。电影人不能为了追求商业利润一味地迎合低级趣味而进行粗制滥造,也不能以投资多少来逃避自身的责任担当,相反,应重申审视好电影点判断标准,进而把电影作为艺术品而非仅仅是商业品贡献给公众。

  “钱多堆不出好电影”,电影人听到了吗?

  原题:“钱多堆不出好电影”,还需要再启蒙多久?

分享到:

(责编:牛宁)

相关新闻 >

美图精选 >

国内国际台湾华人视频论坛

评论 >

图片 >

视频 >

国际 >

国内 >

娱乐 >

港澳台 >

文史 >

辣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