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6月24日08:20来源:环球时报字号:
摘要:印度经济增长超过中国的希望渺茫。但这种对比不是印度人最应操心的。在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方面,印度与中国存在巨大差距——印度在这方面的不足,降低了民众生活标准,也始终拖累增长。 |
印度《经济时报》6月20日文章,原题:为什么印度落后于中国 现代印度在很多方面堪称成功。它作为世界最大民主国家绝非徒有虚名。其媒体活跃而自由;印度人每天买的报纸比其他任何国家都多。1947年独立以来,印度人的平均预期寿命增长一倍多,从32岁上升至66岁,人均收入增长5倍。多年来,印度的经济增长率在世界大经济体中位居第二,一直落后于中国至少1个百分点。
现在看来,日后印度经济增长超过中国的希望渺茫。但这种对比不是印度人最应操心的。在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方面,印度与中国存在巨大差距——印度在这方面的不足,降低了民众生活标准,也始终拖累增长。
两国国内的收入差距都不小,但中国在提高人口寿命、扩大基础教育和为国民提供医疗方面,远比印度做得好。印度或许是世界上最大的非专利药品生产国,但其医疗体系一团糟。穷人不得不靠低质量——有时是剥削性的——私立医疗,因为正经的公立医疗机构不够多。中国在医疗方面的政府投入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2.7%,而印度只拿出1.2%。
民主的印度在教育和改善国民健康方面做得比中国差。这当中有何难解之谜?这或许也不算什么谜。在印度,民主参与、自由言论和法治已基本是现实。不过,使用民主手段治疗当地顽疾——慢性营养不良、混乱的医疗和教育体制——需要长远计议、政治参与、媒体报道和民众压力。简言之,(民主)需要更多而非更少的民主过程。
在中国,决策来自最高层。中国领导人怀疑、甚至敌视多党制民主,但他们一直致力于消除饥饿、文盲和医疗疏忽,而(取得的成就)也多归功于他们。
非民主制度必然存在脆弱性。诸如独生子女政策这样的法令就十分严厉。不过,中国现领导人用巨大决心和能力,通过扩展人的能力加速发展。
与印度不同,中国抓住了亚洲经济发展的经验,知道经济回报来自于改善人的生活,特别是改善处于社会经济金字塔底层人们的生活。印度的增长及出口收益往往依赖少数几个行业,比如信息技术、医药和汽车零部件,其中许多都依靠受过良好教育的高素质人员。中国能生产几乎所有种类的产品,质量控制更佳。印度若要赶上中国制造业的实力,就需要受过更好教育、更健康的社会各阶层劳动者。印度最需要的是更多的知识,以及对贫富差距及其破坏性后果本质和程度的公开讨论。
(作者阿马蒂亚·森是生于印度的著名经济学家,1998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乔恒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