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收藏首页|简体|繁體

海外网>>评论

老黎:网络不是“化外之地”

2013年06月27日08:25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字号:

摘要:1932年,当看到《文学月刊》第四期上一篇诗文中有辱骂恐吓,还有无聊的攻击时,鲁迅写下《辱骂和恐吓决不是战斗》一文。

网络上的发言虽然形式上可以“想说就说”,但正如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一样,不能没有底线和约束;不该突破公序良俗,不能逾越法律界限。只有遵守这些基本规则,网络才能健康发展

闲暇时,笔者常到各网站浏览。网络时代众声喧哗,人们交流信息资讯、表达观点情绪的平台可谓空前便捷。新媒体的蓬勃发展带来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这已成为时代发展的特征,应当积极看待并善加运用。但另一方面,网络上出现的一些不负责任、不分是非甚至辱骂恐吓的现象,也的确令人忧虑。

1932年,当看到《文学月刊》第四期上一篇诗文中有辱骂恐吓,还有无聊的攻击时,鲁迅写下《辱骂和恐吓决不是战斗》一文。他批评:“一言不合,便祖宗三代的闹得不可开交”,“骂一句爹娘,扬长而去,还自以为胜利,那简直是‘阿Q’式的战法了。”

这些话如今看来仍有现实针对性。一些网站上的文章及其跟帖、博客和微博中,过度情绪化的表达导致辱骂恐吓等现象不时可见,其偏执有时比当年鲁迅所说的还甚,让人不免瞠目结舌。倘若这种风气在网络上蔓延,于社会环境、于个体发展,无疑都会带来负面影响,以至陷入恶性循环的泥沼。

网络上的这些现象,当然与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发展有关。科学技术的发达极大降低了公众发言的“门槛”,推动着传播环境的改变,但究其本质,依旧是一种文化现象。说到底,它植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之中,是社会上不同群体、各类想法、各种矛盾在网络上的一种折射。这也说明一点,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与网络时代的传播特征相叠加,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确实前所未有。

敲击键盘,拿起手机,网络上的发言虽然形式上可以“想说就说”,但正如你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一样,不能没有底线和约束。任何个人的自由总是相对的,总是以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为前提的,这是保证社会有序运转的前提。网络可以降低发言的“门槛”,但不是“化外之地”,不该突破公序良俗,不能逾越法律界限。只有遵守这些基本规则,网络才能健康发展。

面对问题有不同想法,如何辨明,总要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这才是科学的态度和有自信心的表现。什么是道理?客观运动规律谓之道,是非得失标准就是理。“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也是衡量人们在网络上讨论各种问题时对与错的立足点、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地。

分享到:

(责编:吴杨)

相关新闻 >

美图精选 >

国内国际台湾华人视频论坛

评论 >

图片 >

视频 >

国际 >

国内 >

娱乐 >

港澳台 >

文史 >

辣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