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收藏首页|简体|繁體

海外网>>评论

阿媒:中国尚未为在中东的领导角色做好准备

2013年06月29日09:55来源:环球时报字号:

摘要:过去30年间中国在中东地区的形象得到大幅提升。“走出去”的战略迫使北京发展积极的外交政策。在中东,这种战略效果显著。去年,中国成为该地区最大贸易伙伴。

  沙特阿拉伯《中东日报》6月28日文章,原题:中国在中东的“婴儿步” 由于美国似乎已决定放弃领导权,中国会填补中东或将出现的空白吗?奥巴马最近呼吁中国在巴以和谈中发挥“积极作用”,无疑是为该问题推波助澜。伊朗新总统表示将很快访华,令有关北京在中东作用的猜疑愈演愈烈。但中国是否已为在中东的领导角色做好准备?答案仍是“没”。

  诚然,过去30年间中国在该地区的形象得到大幅提升。“走出去”的战略迫使北京发展积极的外交政策。在中东,这种战略效果显著。去年,中国成为该地区最大贸易伙伴。过去两年内,积极打造“蓝水”实力的中国海军,对从阿曼湾到亚丁湾的多个国家进行访问。中国还加强了其作为地区主要军火供应者的地位。去年,中国向该地区6个国家售出10亿美元的武器。或许更重要的是,解放军海空军正在与包括两伊甚至北约成员国土耳其建立军事关系、举行联合军演并交换信息。

  过去几十年间,中国对中东的了解大幅提升。1970年中国仅有120人会说波斯语,会阿拉伯语的仅寥寥数十人。如今,成千上万中国人已掌握中东语言。中国设立了一系列研究中东政治、历史和文化的机构。许多中国人已在中东工作过,更多中国游客正纷至沓来。

  不过,谈论中国在该地区的领导地位或许仍为时过早。了解中国的外交政策,要谨记一个词:谨慎。在中国,外部世界通常被视为危险的源头。这个国家历史上曾被外来侵略者欺压。此外,中国曾拥有“大陆性”经济体系,认为本国拥有或能生产出所需的几乎所有物品,因此避免依赖对外贸易。即便曾是国际贸易通道的丝绸之路,也从未对中国整体经济发挥过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种谨慎原则支配着两种行为准则。一是不能依赖任何外国能源和原材料资源。这是中国大力投资开发本国油气资源的原因。二是不卷入任何地区内部或周边的冲突。在中东,中国拒绝卷入伊朗和阿联酋在霍尔木兹海峡岛屿上的争端。在叙利亚,中国则试图两头下注。

  北京应对伊朗的办法尤其说明问题。中国对联合国所有制裁伊朗决议投赞成票,但通过宣称已降低美国要求的惩罚性措施,仍能获得伊好感。美国人为中国没投否决票而高兴。北京默许国企不理会某些制裁措施则令伊朗人高兴。但总体看,中国似乎急于降低对伊关系的风险,从伊进口石油的比例从2009年的16%降至2012年的6%。曾被广泛报道的中国在伊建核电站项目也被搁置。尽管与伊朗货币贬值有关,过去两年中伊贸易已缩减近30%。

  目前来看,北京仍不愿参加中东地区的任何舞会,即便偶尔将一只脚踏进来并走上几步,但依然满足于做局外的旁观者。(作者埃米尔·塔赫利,王会聪译)

分享到:

(责编:牛宁)

相关新闻 >

美图精选 >

国内国际台湾华人视频论坛

评论 >

图片 >

视频 >

国际 >

国内 >

娱乐 >

港澳台 >

文史 >

辣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