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收藏首页|简体|繁體

海外网>>评论

王舒怀:网络背后的“群体智慧”

2013年07月11日07:53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字号:

摘要:互联网的出现,为人类的信息交换、智力活动和社会交往带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组织模式。

“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兼听则明”,这些源自中国的古老哲理,在互联网时代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每一束光都有其价值”,在规则的轨道中运行,“众声喧哗”也能奏出理性的乐章

一头牛的重量是多少?

在美国举行的科技、娱乐和设计年会(TED)上,一位来自以色列的演讲者将一头公牛牵上台,要求台下观众猜测重量。500多名观众通过手机和网络参与了这个实验。其中最低的猜测是308英磅,最高的是8000多英磅,平均值是1792英磅,而这头牛的真实重量是1795英磅。

这其实是一个古老的实验,其背后的理论被称为“群体智慧”。人们很早就注意到,在特定的机制下,看似杂乱无章的个体智慧得以聚合,偏见相互抵消,错误相互修正,最终呈现出惊人准确的平均答案,或是接近完美的智力产品。

互联网的出现,为人类的信息交换、智力活动和社会交往带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组织模式。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千千万万的计算机终端,按照特定的协议彼此联系、互通讯息,构成一张没有中心却又无比复杂的巨大网络。在这张“平面”的网络上,每个人既是信息的享用者,也是信息的生产者和发布者。个体的智力并不抢眼,却能在这里聚沙成塔,集腋成裘。个体的观点未必准确,却得以在这里相互修正,彼此完善。“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兼听则明”,这些源自中国的古老哲理,在互联网时代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从“互动百科”到“百度知道”,从Linux操作系统到“火狐”浏览器,这些被广泛使用的网站或软件,并没有依靠传统意义上的政府、企业和组织的参与,没有成型的实验室,甚至也没有经费保障。互联网的出现,让无数个微不足道的“个体”释放出参与创造、参与劳动的本能热情。看似如沙粒般散乱无章的网民,在互联网的帮助下,凭借兴趣的驱动,自发而持续的努力,用自己的志愿劳动,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属于全人类的知识奇迹。

2006年,美国的《连线》杂志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概念——“众包”,指的是把传统上由机构所做的工作,以自由自愿的形式外包给一群没有清晰界限、没有明确组织的人去做。这项工作可能是编写一个程序,发明一项技术,制作一篇文档,或是翻译一本书籍,互联网使得这种看似不可能的社会生产组织模式成为可能。如今,“众包”的理念在多个领域得到成功的实践。在国内,类似译言网、果壳网这样的社区类网站的成功,充分体现了“众包”的魅力。风靡世界的苹果应用商店,其成功运营的背后,也清晰可见“众包”哲学的身影。

开放是这种全新的社会生产组织模式的一大要素。“众包”相信每一个人的独特价值,强调多元性和差异化在规则引领下的协作,同时相信群体智慧对个体智慧的超越和修正。承认差异,尊重多元,鼓励自发而有序的交流与合作,正是“众包”背后的巨大力量所在。“每一束光都有其价值”,在规则的轨道中运行,“众声喧哗”也能奏出理性的乐章,这一切,源自互联网的“点石成金”,源自你、我、他的持续热情、彼此尊重和点滴努力。

分享到:

(责编:牛宁、邹雅婷)

相关新闻 >

美图精选 >

国内国际台湾华人视频论坛

评论 >

图片 >

视频 >

国际 >

国内 >

娱乐 >

港澳台 >

文史 >

辣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