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7月16日10:56来源:海外网字号:
摘要:流浪女孩飚英语,千万不要过分解读,给予帮助,乃是根本所在,这也是新闻记者的天职所在。 |
最近几天在杜岭街金水河堤南岸亭子里,总能见到一名流浪女,她看起来很年轻,看能不能通过晚报帮她找到家。昨日中午,记者在这个亭子里见到了这名女孩。流浪女喋喋不休地说了一阵,见记者没有离开的意思,她突然来句:“Give me away(给我走开)。”(7月15日《郑州晚报》)
没有人愿意主动充当乞丐,除了卧底或者体验生活者。对于这名自称张佳,网名紫烟的流浪者,社会应该投之以更多的帮助而不是对其身份进行过度解读。诸如记者在报道中“面容姣好”等字眼,如此描述太具主观色彩,不是新闻报道中应该有的态度。而最为关注的新闻标题却因为其说了一句英语而迅速吸引众人眼球,会说英语的乞丐宛如成了噱头,但谁人会体会其背后的心酸和无奈呢?因为一个正常人万万不会堕落到街头流浪,更不会因为吃不起一顿饭而被迫乞讨。
她的智力并没有问题,有自己的网名,据说还函授过自考课程,这些经历都表明其是一个正常的人。但是,从正常人到一个流浪人的过渡到底是如何造成的,这应该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是受到了某种刺激,精神世界受到了打击,还是在现实世界中找不到生命的出口而体验生活,还是如有的人质疑,这是有着炒作嫌疑的做秀?但是,应该窥见的是,无论哪一种可能,都不能抵消其心中的愤懑和现实的心酸,她有今天的样子必然有着不堪回首的往事。新闻报道此事的目的除了引起关注,更为迫切的应该是帮助其找到回家的路。
可能在每天的新闻中,都会不乏这样的报道,标题党成为一种噱头,各种主观评价充斥其间。就犹如在这则新闻中,飚英语、面容姣好等都成了被刻意点播的词汇。记者的本意何在,为何不进行客观的报道,为何要增加对流浪人员的刻板印象。既然流落街头,本身就该受到救助。无论其会不会飚英语,无论其曾经如何过。而既然会几句英语的话,其曾经的身份就更增添了心酸的成分,有着多少不堪的往事。
客观,乃是新闻事件的生命线。对于这样的一个女流浪者,用面容姣好,到底居心何在,难道不能从她本身的处境出发,感受生命的无奈吗?而当其说出一句英语的时候,她到底有哪些心酸没有被洞悉,到底是显摆还是口头禅?新闻报道应该做的是挖掘这后面的内容,将事实清晰展现给读者,而非为了捕捉眼球而故弄玄虚。所以,流浪女孩飚英语,千万不要过分解读,给予帮助,乃是根本所在,这也是新闻记者的天职所在。(王传言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