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7月17日09:18来源:海外网字号:
摘要:老教授用毛笔书写的大学通知书,从表现形式上因为创意独特而充溢着令人耳目一新的新闻效应,从内蕴上则承载了更多传统文化的因素,让人追忆历史,促人感叹现实,更释放出令人感动的人情味。 |
在我们已经习惯了用电脑“写字”的时代,绝大多数高校的高考录取通知书都是用电脑打印出来的,而陕西师范大学却回归传统,由学校的老教授用毛笔,一笔一画地给学生填写录取通知书。这饱蘸浓墨、别出心裁的录取通知书也成了近日网友热议的话题。(7月16日《华商报》)
陕西师大6位老教授毛笔填写该校4570份录取通知书,引发了舆论场的涟漪效应。因为,这大大地出乎人们的意料之外,当数码时代已经成为庸常的生活方式,“写字”的习惯已经为电脑打字所置换。虚拟的“比特”字体,已经成为格式化文本的常态,大学通知书,也是激光照排下的统一字体。用笔书写的“字”当下主要存在于中小学的课堂上,更遑论毛笔书法了---那更像是已逝传统的文化符号,走入“过去正在完成时”的时空隧道中。宛然曾经的甲骨文和竹木简牍上的文字。
正因为如此,数码时代印刷精美的大学通知书,反而失去了令人惊异的美感,而成为让人惊喜“考上了”的一纸凭证。而老教授用毛笔书写的大学通知书,从表现形式上因为创意独特而充溢着令人耳目一新的新闻效应,从内蕴上则承载了更多传统文化的因素,让人追忆历史,促人感叹现实,更释放出令人感动的人情味。
这些复杂而厚重的社会情结和个人审美情愫,让人对毛笔尖上的大学通知书印象深刻。也许陕西师大并非名校,但是对接到这份通知书的每个学子而言,都是令人难忘的青春记忆,也许会因之而驱散了名校情结的阴霾,或许会消弭了心中怅惘的块垒。一个用心去书写大学通知书的高校,一个用传统文化去感动学子的学校,迈入这样的大学校门,总是让人放心的。即便是学校作秀,也秀得有内涵,秀得有品位和真情。
都说大学是培养大师的地方,其实有些理想主义。不管是国内名校还是世界级一流大学,能够培养出来的大使也是极少数的。否则,大师的价值就贬值了。
大学应该与时俱进,向学生传授最先进的科学技术,这是授业。但大学只是授业或者解惑,是不合格的,因为大学还担负着传道的责任。道既是抽象的命题,也蕴含具体的内容,继承传统文化就是道的内容之一。就此而言,书法艺术是道,古典诗词是道,传统礼仪也是道,国学经典也是道...现在的中国大学,即使是北大清华这样的名校,不必说理工农系类专业的学生,就是文史哲专业的学子,能写一手毛笔字,能够按照格律平仄写诗填词的能有几人?喧嚣流行的国学班,招摇过市的汉服者,恰恰折射出大学校园传统文学严重流失的沉疴,质之不存,只能用文之浮躁来轻浮表现了。
中国大学专业分得越来越细,专才逐渐变成了只知其一不知他论的“匠才”,文理通才鲜见,更不必说精研古今之道的全才了。大学里的学生越来越多,学历越来越高,大楼越来越多,大门越来越美,传道授业之地似乎成了产业化的功利场,中国大学的浮躁可见一斑,从幼教到大学全流程的功利教育模式更让人担忧。
毛笔尖上的大学通知书,也许只是让舆论一时的兴奋,让学子们短暂的激动,但终究还是有一丝提醒,让人莫忘的中国文化传统,尤其是大学,在授业解惑的同时,重视起传道的使命来。当台湾中学生都能书写漂亮的书法,当香港影星黄秋生慨叹中华文明在大陆已死,中国大学应该反思,内地大学生更应羞赧。 如果公众晓得只有老教授们(59岁到80岁)才能用毛笔字写通知书,感动之余恐怕还有无尽的感慨。
(注:本文转载自“张敬伟--凤凰博客”,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