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7月20日08:29来源:新京报字号:
| 摘要:出生仅仅12天的孩子死在接生他的医院,不管孩子的真正死因是什么,医院的答复都显得有些草率。即便家属不质疑,医院也应该按照医院管理要求的死亡讨论制度,对这个小生命剧烈的病情变化,也应该有一个严谨的结论,并能从中吸取经验,不断提高医院的医疗安全。 |
泉州一个出生仅仅12天的孩子死了,死在保温箱中,家属认为孩子是因为保温箱温度过高烤死的,但医院说孩子是感染致死的。泉州质检部门检测后称,保温箱符合标准,排除婴儿被保温箱烫死可能。(《新京报》7月19日)
不管孩子的真正死因是什么,医院的答复都显得有些草率。
即便孩子真是因为感染,那么,医院也应该说清楚,是什么引起了孩子的感染,感染的部位在哪里,为什么会出现感染,医院有没有做相关的细菌学培养,采取过哪些治疗措施?
前些天,笔者参加了一个医疗会议时,一位老专家的一席话给了我极大的触动:每一个医疗纠纷,都可能是患者用生命或者自身的健康为代价换来的医疗经验。我们每一个医务工作者都应该心怀敬畏,都应该引以为戒。唯有此,我们才能对得起那些付出了代价的患者,我们的医学才能不断进步。
所以,将心比心,作为医院,还有什么比一个出生仅仅12天的小生命更加重要?即便家属不质疑,医院也应该按照医院管理要求的死亡讨论制度,对这个小生命剧烈的病情变化,也应该有一个严谨的结论,并能从中吸取经验,不断提高医院的医疗安全。
□郑山海(医生)
叫你毁三观的冷知识!
日本方形西瓜受俄追捧
另类婚纱照你见过吗?
80年代小学语文课本插图 泛黄的童年记忆
安检止沸,不如釜底抽薪
唐薇:香港书展秀了“胸器”却聒噪了文人
张未来:《新洛神》一步一高潮,一集一吐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