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吉林陕西山东江西内蒙古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华商滚动
2013年10月14日03:13|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字号:
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最根本的要依靠企业的竞争力,这是一个再明显不过的道理。但在现实之中,许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却陷入了误区。在企业经营过程中,许多企业视赚钱为企业第一追求,将发财等同于发展,将不择手段的短期获利做法等同于企业竞争力。一些地方政府也认为,有钱就是好企业,有钱就能坐排头,这不但是一种错误的认识,更是一种有害的实践。
我们先来看看一些所谓的“快速发展企业”的扩张、获利手段吧:
第一,过度营销、大肆炒作。一些企业不在产品技术、质量上下功夫,而是一味夸大宣传,过度炒作,将药品都吹成神效,将楼盘都说成顶级。
第二,不计成本、盲目投入。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土地、资源、人力成本都很低,一些企业为了短期获利,盲目消耗资源、大力投入资本,一味用成本换红利。
第三,一味山寨、不思创新。一些企业看别人赚钱就纷纷粗劣模仿:山寨手机、仿造电器……在企业经营中,模仿是一种正常与必要的过程,但单纯模仿只能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在与真实品牌竞争时只能败下阵来。
第四,金融游戏、账面扩张。一些企业不是踏实经营,而是一味玩金融投机,倒卖国有资产,疯狂炒作概念,坐庄推高股价,操盘股市获利,最终只能是泡沫破裂。
第五,曲解政策、局部获利。一些企业拉政策的大旗作虎皮,钻政策空子,将城镇化等同于盖房子,将创意园区变成地产项目,借高新技术之名行重复建设之实,假出口骗退税等。
![]() |
(责编:张婷)
企业,竞争力
网站地图 | 关于海外网 | 广告服务 | 海外网招聘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海外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12041252号
投稿邮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