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吉林陕西山东江西内蒙古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华商滚动

海外网>>评论

王聃:老年节,重申责任与改革【2】

2013年10月14日02:59|来源:燕赵都市报|字号:

  一种更精细与“加速度”的安排,只能建立在合理的养老成本分担机制之上。从本质上来说,养老是家庭、社会与政府共同参与的公共事务,那么怎样的养老成本分担才是合理与可接受的?对此当然没有明确答案,但政府应该是成本的主要承担者,这一点确凿无疑。关乎此,许多观察者都谈到此前沸沸扬扬的“以房养老”政策试点,尽管民政部此后迅速回应了民众的几大疑问,并表示“以房养老”绝不代表政府不管养老,但这催生的舆论风波足以让人重申养老事务中的政府责任:如果说民众已通过纳税和养老金缴纳与政府制定了养老契约,那么在传统的家庭养老、逐利性的社会养老外,政府必须成为主要的养老力量。

  在这个“老年节”里,我们需要重申责任,也要再谈谈养老制度改革。一部《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面世,或许可昭示中国老龄事业发展终于步入法制化轨道,但其远不能代表中国养老开始稳健上路,可以为所有人提供安全的老年生活预期。几乎每年都会出现在两会热点关注话题中的养老金双轨制改革,至今仍然几无进展。延迟退休的话题也隔一段时间就会提起,有学者还描绘出了对延迟退休“男耕女织”的幻想。一系列养老制度改革还有着不少焦点话题,它们被习惯性地归因于“历史原因”或“发展需要”。但无论如何,在一个老龄化社会里,它们只能以不能等待的“深水区”改革来纠偏。

  未富先老的大国,未老先忧的养老政策,这正是我们今天不得不直面的“白头困境”。于二十年前,说起“未富先老”,我们会觉得很遥远;于十年前,谈起养老政策化,一切已开始悄悄起步;但行至今日,我们似乎尚未找到一个笃定与可寄托的安排。“明天,谁来为你养老”,在重阳节兼“老人节”里,不妨再发问一次。“人多、钱紧、资源少”的困境下,“中国式养老”该何去何从?它依旧是这个时代的深沉话题。从个体权利的角度来说,身体机能与社会影响力都在“衰败”的老人,无疑是整个社会最弱势的群体之一。弱者要被体恤,社会秩序理当表现出一种稳定的“偏爱”,这是中国社会养老必须面对的漫长路途。

(责编:张婷)

分享到:

老年节

时政国际评论台湾华人文史财经

最新热点>

云南被官员强奸幼女常做噩梦 醒来一直哭

民国火车车厢分等级 郭沫若坐不起头等车

热图>

视频>

论坛热帖>

热点推荐>

中国42%成年人财富超1万美元 超全球均值

崂山逃票地图太坑人 走野路三大学生跳崖

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吉林|陕西|山东|江西|内蒙古|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华商

网站地图 | 关于海外网 | 广告服务 | 海外网招聘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海外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12041252号
投稿邮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