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 新加坡吉林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 华商滚动 纸媒

海外网海外网>>评论>> 正文

张晓云:雇员薪酬的形成机理与优化建议

2014年01月17日09:18|来源:《人民论坛·学术前沿》|字号:

问题的提出

研究背景。国民收入分配是当前政府、社会、学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在近年的相关研究中,主要出现两类观点:一类观点认为,目前收入分配出现严重问题,有的学者甚至担忧会引起社会动荡,影响政局稳定。持有这一观点的主要依据是政府、企业、居民收入比重的消费数据和基尼系数的测算。比如,有国内学者强调居民收入占比十余年来显著降低表明分配关系存在“国富优先”等明显问题;又如,世界银行数据显示,我国基尼系数从2000年开始已超过0.4,并逐年上升,目前已超过0.48。而另一类观点认为,目前收入分配“三者比重”的问题被夸大了,我国收入分配格局符合发展中国家的基本定位,值得重视的问题主要是收入差距扩大。无论如何,收入分配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讨论,因而有必要对这一问题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以寻求更有说服力的判断和合理的对策思路。

在收入分配问题当中,争论最大的首先是初次分配的问题。初次分配指国民总收入直接与生产要素相联系的分配。任何生产活动都离不开劳动力、资本、土地和技术等生产要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取得这些要素必须支付一定的报酬,这种报酬就形成各要素提供者的初次分配收入。初次分配问题在主流经济学中并不作充分讨论,因其假设政府的初次分配是“公正”的,资本和劳动都根据边际贡献获得各自应得的收入。然而,我国尚处在转轨过渡经济时期,市场化体系尚不完备,因此,资本和劳动等生产要素的提供者是否得到了应得的收入份额,特别是雇员薪酬在初次收入分配中的比重究竟是高了还是低了,必然成为一个很值得关注的问题。

国外研究雇员薪酬的主要文献及重要发现。第一,关于雇员薪酬比重变动趋势的研究。很多学者关注并研究了雇员薪酬比重在世界各国的发展和变化。代表性的成果包括:Blanchard(1997)发现,在20世纪80年代,雇员薪酬比重在西班牙、意大利、法国、德国等欧洲大陆国家一直处于下降的趋势;Poterba(1997)则发现这一现象在上述国家一直持续到20世纪的90年代;Kyyra和Maliranta(2006)发现,虽然许多欧洲国家宏观水平的雇员薪酬比重是下降的,但微观水平的劳动收入比重较为稳定;Hofman(2001)计算了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末8个拉丁美洲国家的雇员薪酬比重,发现这些地区的雇员薪酬比重在这50年间呈下降趋势;Harrison(2002)通过对1960~1997年雇员薪酬比重时间序列的研究,发现其在低收入国家是下降的,而在高收入国家是上升的,Bernank和Grkaynak(2002)也发现了相似的结论。

第二,关于雇员薪酬对收入差距影响的研究。相对于学者对雇员薪酬比重变动趋势的关注程度,有关雇员薪酬对收入分配影响的文献不多。比较有影响的是Daudey和Penalosa(2007)以及Rodriguez和Ortega(2006)的跨国研究。前者利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面板数据发现,要素收入分配是国民收入分配的基本决定因素,雇员薪酬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重高,则基尼系数低,反之则高。后者利用联合国工业统计数据发现,资本收入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重与人均收入呈负相关关系。

第三,关于影响雇员薪酬要素的研究。研究发达国家中雇员薪酬影响要素的文献较多。比如Tytell和Jaumotte(2007)的研究表明,过去十几年中大部分发达国家国民收入中雇员薪酬比重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于技术进步,特别是信息和通讯部门的技术进步对非技术部门的劳动收入比重有很大的影响,除此之外,全球化也是影响雇员薪酬比重的原因之一;Whelan(2007)认为,欧洲雇员薪酬比重下降的关键因素是技术和劳动市场的发展;Jayadev(2007)的研究发现雇员薪酬比重与资本账户的开放度存在负相关关系;Bruno等(2008)的研究发现,制造业的雇员薪酬比重与FDI占GDP的比重呈“U”型曲线关系。

研究中国雇员薪酬的主要文献及重要发现。第一,关于雇员薪酬比重变动趋势的研究。对于我国雇员薪酬问题的研究,已有的文献集中于我国近几十年(主要是改革开放以来)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雇员薪酬占GDP比重的变化。李扬(1992)的研究发现,我国雇员薪酬比重在改革开放前较低,改革开放后则逐渐增长,向书坚(1997)、杨少华和徐学清(2000)等也有相似的发现;白重恩(2009a)认为,我国的雇员薪酬比重在1995年到2004年期间,降低了10.73个百分点,其中2003年到2004年统计核算方法的改变使雇员薪酬比重被低估了6.29个百分点,因此在剔除了统计核算方法的影响后,1995~2003年雇员薪酬比重降低了5.48个百分点;王小鲁(2010)用资金流量表的数据,并且减除了2004年统计口径的调整以后,计算出雇员薪酬比重在1990~2008年间下降了10个百分点,用国家统计局的居民住户调查数据,也做了统计口径的调整之后,计算出雇员薪酬比重下降了9个百分点。

第二,关于雇员薪酬比重的国际比较。贾康等人(2010)根据Undata等来源的数据,计算了7个发达国家、3个新兴经济体和除中国之外的3个金砖四国的雇员薪酬,结论是我国雇员薪酬比重虽略低于发达国家,但在发展中国家处于较高水平,并且明显高于金砖四国中的其他三个国家。

第三,关于雇员薪酬对收入差距影响的研究。蔡昉(2005,2006)认为,1998~2003年间资本收入份额逐年上升,势必导致收入分配不均;李实(2007)认为,中国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过去十年中劳动者薪酬比重不断下降;白重恩(2009a)认为,在多数情况下,要素分配份额的明显变化将扩大收入分配差距。

第四,关于雇员薪酬影响要素的研究。关于雇员薪酬比重影响要素的文献更少。比较有影响的包括李稻葵(2007)的研究,得出的结论是,服务业比重低、资本密集型技术的使用和国有企业盈利能力的提高,可以解释雇员薪酬比重下降的原因;白重恩(2009a)认为,导致雇员薪酬比重在1995~2004年期间下降的原因是统计核算方法调整、结构转型以及部门劳动收入份额的变化,其贡献度分别为59%、29%和12%。

(责编:宋胜男)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雇员,国民收入初次分配,面板数据,资本形成总额,基本方程

评论时政国际娱乐文史地方华商

热图>

最新热点>

盘点世界各国文艺兵和劳军拉拉队(组图)

娱乐炫图>

最新排行 >

史海钩沉>

精选图片>

视频>

论坛热帖>

猜你喜欢>

“圆脸大赛”爆红网络 圆脸惹人爱完爆瓜子脸

盘点香港10大豪门媳妇(组图)

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吉林|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华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