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 新加坡吉林南粤鲁东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 华商纸媒滚动
2014年03月25日16:07|来源:海外网|字号:
摘要:别跟我提占领者举止多么文雅,没有施暴,垃圾也都分类处理得干干净净,“占领”本身就是暴行,就像强闯民宅就是罪,携带了什么武器、带没带武器都是罪。 |
占领不是抗议而是暴动。我想得起相似的行动,只有法国大革命时期的进攻凡尔赛宫,和俄国十月革命的攻占冬宫。
别跟我提占领者举止多么文雅,没有施暴,垃圾也都分类处理得干干净净,“占领”本身就是暴行,就像强闯民宅就是罪,携带了什么武器、带没带武器都是罪。
[我没法绕过这个话题]
很不情愿写下这篇文章,但是我没法绕过这个话题。
今年3月上旬我第4次参访台湾,这次主要是考察台湾的公民社会建设。作家龙应台多年前就说过,台湾最可贵的其实是公民社会建设。这个观点,这回我又得到了印证。参观的台北101大楼附近“四四南村”(眷村博物馆)、闲置旧酒厂改造成的“华山文创园区”,都是公民积极参与、官民互动的产物,其间甚至有人为之坐过牢;正如大陆记者杨猛《最后的眷村》所记,“中正纪念堂”旁边的绍兴南街眷村,地皮被政府划给了台大,却是台大的学生自发地组织起来帮这些弱势者维权,老师和校方大体上也是支持他们的……
适逢台湾“立法院”总质询会期,3月6日上午我特意到会场,与一批批去上“公民课”的中学生们一起观摩总质询(与平时质询部会首长不同,它是质询“行政院”院长),目睹了院长江宜桦一直毕恭毕敬站着,回答“立委”的发问,而民进党立委刘某咄咄逼人,不时打断江的话。随后,我拜访了两个民间组织,一个叫“公民监督国会联盟”,一个叫“台湾媒体观察教育基金会”,听介绍,看PPT,要了一大堆资料,觉得台湾人关心民主建设的公民意识和监督制衡的良治观念,真值得好好地研究和介绍一下……
3月8日适逢全台反核电大游行,我参加了雨夜在台北市凯达格兰大道举行的反核电集会,感动于会场良好的组织和市民强烈的环卫意识,却也隐约觉出有一股不对劲的民粹的味道,感觉台湾的民主转型并未完成。
当我从台湾归来,处理了一些杂务,正打算写台湾参访感想时,发生了学生占领“立法院”议场的大事件。
我紧密关注着事件的动态,观察各方的反应,征询台湾知识界朋友的看法,感觉我如果回避就此事发表观点,访台文章就没法静心写出来。
[梁文道此言有理]
正当我不知如何下笔合适时,读到梁文道发表在大陆《新周刊》上的文章:《台湾没有大陆人说的那么好,也没有台湾人说的那么坏》。梁文道是香港学者,却长大于台湾戒严时期,这些年常进出中国大陆,在大陆发声和出版著作。
梁先生说“台湾没有大陆人说的那么好”,主要是说,大陆人对台湾最大的误解是:这个真是传统中国。“实质上,台湾已经不是传统中国可以概括了,尤其是之前所说的价值观的多元化、文化上的轻盈等,都是台湾人数十年努力的结果。”他小时身边的台湾人也很粗野,很暴力,也随地乱吐。
事实上,梁文道笔下所说的“大陆人”,是指一批“国粉”(民国粉、国民党粉)。轻度“国粉”,对台湾风土人情有好感,认同解严后的社会转型成果;深度“国粉”,不仅对现在的台湾甚至对戒严时期乃至大陆时期的“两蒋”,都表示高度认同和赞美。
其实,“两蒋”虽然没有搞“文革”和“破四旧”,却也并没有那么伟光正,如何败退台湾的且不论(真有人像大陆电影《南征北战》嘲笑的国民党军官所说的“不是国军无能,只怪共军太狡猾了”),退守台湾后向对手学习,搞领袖的个人崇拜,搞白色恐怖,在军队里建立政工系统,足见国共两党都是苏俄的学生。现实的台湾社会也根本不可能完美无瑕。我们不要陷入意识形态的对抗,也不要陷入非黑即白的极端思维。
梁文道《新周刊》这篇文章是在“占领”事件发生之前写的。他关于台湾学生占领“立法院”的短评《政治还是正确》,说大陆有人反对学生占领“立法院”,鄙视支持学生的艺人,是出于“统派”立场在站队,“据说绿营支持台独,而现在的台湾政府既是蓝营执政,这项协议又是加强两岸合作;所以反对现任政府通过这项协议就一定是绿的了,就一定要鄙视了。”也许有持他所说这种“立场”和逻辑的大陆人,但我肯定不是出于这种心态才反对占领行动。
我这里只是取他这样的认知,不要凭感情和愿望评价台湾,而要实事求是,当褒则褒,当批则批。
![]() |
(责编:邹雅婷)
反服贸,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