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新加坡云南吉林红色记忆南粤鲁东商城中原创投成渝书画赣鄱IP电视华商纸媒滚动

海外网海外网>>评论>>博采众长>> 正文

吴双:中国创造不只靠“国家主义”【5】

2014-07-02 06:57:00|来源:海外网|字号:

美国人引以为豪的科技创新能力,很大程度上是依靠技术移民,其本土科技人才的质量大可怀疑。而且,中国是美国科技移民的首要来源国,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发展,国内理工科职位越来越多,未来来自中国的科技移民很可能大幅度减少,甚至可能将美国第三大技术移民来源国韩国的技术移民吸引走,这无疑将进一步巩固中国科技人才的数量优势,并稳步提升人才质量。

就科研资金投入而言,2012年,中国R&D经费达1631.5亿美元,居世界第3位,占全球份额由2000年的1.7%迅速提高到11.7%;研发资金占GDP的比重为1.98%,超过了欧盟28国1.96%的总体比例,高科技产出占全球份额也从2003年的8%上升至24%;21世纪以来,中国R&D经费年均增速居世界首位,高达17.6%,明显高于美国、日本、德国、法国及英国等G8国家。

就科研项目的组织、管理、协调而言,中国的科研体制一贯被批评为“国家主义”,企业的技术创新作用不足,高校、研究院所和企业之间产学研用结合不够紧密。但是,“国家主义”在当今“大科学时代”恰恰是一种优势,它意味着较强的动员、组织、协调能力,可以集中、协调远超单个企业、院所的人才、资金、设备进行重大科技创新,即“集中力量办大事”,例如“两弹一星”、“神天对接”。

同时,中国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也逐渐凸显。2012年,在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中,由企业提供的经费占74%,由政府提供的经费占21.6%。在全国研发经费支出总额中,企业研发经费支出额占比从2000年的50%迅速上升至2012年的76.1%。

(责编:宋胜男)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转运蛋白,创新思维,中国创造

评论时政国际娱乐文史地方华商

热图>

最新热点>

中共中央领导人的军装照(组图)

娱乐炫图>

最新排行 >

史海钩沉>

精选图片>

视频>

论坛热帖>

猜你喜欢>

最美中国名校“校花”巡礼--广东篇(高清)

江泽民胡锦涛等卸任领导人都在哪露面(组图)

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新加坡|云南|吉林|红色|南粤|鲁东|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赣鄱|IP电视|华商|纸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