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評論時政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 新加坡吉林南粵魯東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 華商紙媒滾動
2012年11月29日08:16|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字號:
摘要:對“釘子戶”應該依法依規,積極尋求破解之道。 |
因不滿拆遷補償標准,浙江省溫嶺市一幢5層樓房突兀地矗立在火車站附近一條未完工的馬路中間,被稱為“最牛釘子戶”。日前,當地政府表示,在簽訂拆遷協議之前,不會停水斷電,也不會強行拆除。
近年來,類似的“釘子戶”越來越多地映入眼帘。在北京朝陽區曙光西路上,曾有幾棟房屋佔道數年之久,使市政干道在此處被迫“瘦身”﹔在江蘇句容,因路中央的一棟樓房橫亙不去,一條新修的六車道大馬路無法正式開通。
從強拆到“不停水斷電,不強行拆除”的承諾,相關部門的變化,展現了執法文明。“釘子戶”雖然看起來不夠雅觀,但這個符號,折射著對法治的尊重。
不過,圍觀之后,也不免生出一絲憂思。如果溫嶺火車站前的馬路開通,這家住戶豈不終日灰塵扑鼻、噪音盈耳?也許還要面對不期而遇的車輛沖擊。這不是舒適的生存,而是被風險裹挾的日子。另一方面,“釘子戶”遲遲不遷,在車水馬龍的火車站前路,終究給人“添堵”,勢必影響到馬路開通和運行。而句容那戶人家就直接拖住了馬路開通的步伐。
城市化進程中,公共利益與個體利益難免發生沖突,選擇擱置勝過選擇對抗,而選擇和解又強過選擇擱置。如果說容忍“釘子戶”體現了法治意識的自覺,那麼積極尋求破解之道,才稱得上深入法治肌理,彰顯法治智慧。
“釘子戶”的出現多是因為利益糾紛。比如,溫嶺這家住戶就認為,其建房成本與補償費用差得太多。面對這種僵局,如何既保障補償標准的公平性,又考慮個別“釘子戶”的特殊性?在倡導法治和社會管理創新的時代理念下,破除“釘子戶”困局,更需要法治方式、機制創新、社會協同、利益救濟等各種力量的共同作用。
征地難、拆遷難,也是世界性難題,放眼發達國家,破解這一困局同樣依賴於法律。媒體曾報道過美國因公共利益而征地的不少案例,征地一般要滿足三個要件:一是確乎因為公共利益的需要,二是對拆遷戶提供公平補償,三是通過正當的法律程序。很多國家都有“釘子戶”,通過法律手段解決,往往是最優方案。
“釘子戶”困局絕非不可解開的死結。盧梭說過,一切重大的法律不是刻在大理石或銅板上,而是銘記在公民們的心中。面對“釘子戶”日漸增多的現實,更需要提倡依法依規加以解決。法治登台了,“釘子戶”才會體面退場。
(責編:李文慧)
法治,釘子戶,拆遷